影展

尋找小津

1
尋找小津(1985)

推薦指數: ** 值得一看

溫德斯在這部以東京為名關於小津的紀錄片中,使用了《東京物語》的片頭和片尾來做為開頭與結尾,連片頭工作人員名單都完整地放完。而溫德斯的旁白在同時細細道出小津作品的純粹與神聖:如果世上真的存在一處電影聖地,那必然是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之中。

這是相當了不起的盛讚,而溫德斯除了在片中間或提到此等對小津如神一般的膜拜之外,並沒有嚐試去介紹、分析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或一探小津的神秘之處。他深知這些都是徒勞無功的,溫德斯做的只是帶著觀眾去看,去看看小津逝世二十年之後的東京,到底還留下多少電影中的痕跡。小津從二零年代開始拍片一直拍到六十年代為止,這三四十年的時光已在小津的作品中累積了一份關於日本關於東京的歷史,是屬於小津電影的歷史。就在小津六三年逝世時,屬於小津的東京永遠的停滯了,我不禁想著,如果小津再多拍個十年二十年,他眼中的東京又會在他的電影中呈現怎樣的風貌呢?也不禁想著,小津所描寫的東京在四十年後又是怎樣的模樣?雖然《尋找小津》也是近二十年前的作品了,顯然溫德斯也懷抱著類似的情感來到東京紀錄著他所看到的一切。2
所以在《東京物語》的開頭之後,我們從小津的幻境中跳到八十年代的東京,凝視著東京當年的一切,以小津的場景為線索,溫德斯無意去探究小津的電影,反而他意圖去感受的,是關於東京這個城市,和小津電影中為東京詮釋的意義。而在種種看來隨性的遊盪,其實是紀錄了一位深愛小津的影迷,去追逝一個時代和一個幻境,這也是小津一直在他的電影中所作的事。而這也營造出一段時間和一處空間,讓觀看這部片的小津影迷們,藉由凝視著影片中的東京,來重新喚起記憶中的小津。雖然沒有小津其他作品的片段,但小津影像無所不在。要不是能有這次影展的機會,我想我是不可能從《尋找小津》中得到此等的感動。

當然吊詭的是,小津鏡頭下的東京,是真正存在過的東京嗎?溫德斯的追尋與感嘆,是在感嘆一個時代的消逝,還是電影幻境的破滅?他花了很多時間來拍攝一處製造食物模型的工廠,執迷於其中的真假虛實。日本對於我或對於溫德斯來說,都是一個異文化,而他陳述著"現代"東京被大量影像所侵蝕,舊日的東京不復存在,又能有多少真確性?這當然沒有任何解答。除了這論點之外,大體上溫德斯關於東京並沒有太多詮釋,他總是放下身段,放棄導引的企圖,隨性地帶著我們漫遊。

電影另一部份,是溫德斯訪談了兩位跟隨小津拍片的伙伴,演員笠智眾和攝影師厚田雄春,於是我終於見著了真正已經老了的笠智眾,他的舉止神態雖有當年的影子,但眼前的老人和電影中的老人確實是完全不同,小津對老笠智眾的想像和真實的老笠智眾之間的落差,實在非常有意思。笠智眾帶我們看了小津的墓碑,一塊黑色的大理石刻印著"無",我不知這墓碑的緣由,但如同力氣影壇36所提,這確實是個深黑的空洞,是小津逝去後的歸處。

最後,是厚田雄春興致高昂地回憶著小津生前拍攝的情形,他顯然比笠智眾展露出更多的熱情,但逐漸地,他所陳述的,是他如何把一生獻給了小津,在小津去世之後,他用"悲慘"來形容之後的工作狀況,最後在哽咽的情形下,他說道,小津和他的工作人員是個大家庭,是個王國,小津則是國王。就在這驚心動魄,對一位逝去的電影王者的感傷之中,電影接到原節子哭泣的段落,學童的歌聲又再響起,在《東京物語》這象徵著死亡與重生但其實是追悼永恆消逝的結尾之中,《尋找小津》也在此結束。

留言

  1. 你好,我是師範大學電影社的同學,最近在幫社產作數位典藏,希望可以收錄您這篇影評,不會有營利或對外公佈作用,只是給社員參考學習,謝謝。

    回覆刪除
  2. to amit:
    好的,收錄請標明作者和出處。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