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練習曲》碎碎唸

那天看《羊男的迷宮》因為戲院效果太差有點餘恨未消,隔天吃早餐時翻了翻壹週刊影評,《羊男的迷宮》拿到了87分的高分,沒仔細看,文中有稱讚了片中特效的運用,竹節蟲化成妖精之類的段落。那段昨天我有看到,但也是黑成一片看不出什麼美感,後來潘神(?)出現時也滿糟,有點在看特攝片怪人出場的錯覺。這部片在台北幾乎都是在我不常去的影城放映,不知道等《蜘蛛人3》上映之後還會剩下多少廳?要不要找時間補看呢?

不過看到另一篇影評,《練習曲》竟然拿到了90分!文章也沒仔細看,因為分數和我個人評價差太多。前一篇關於本片的隨寫欲言又止,想一想還是多寫一點好了,一方面也是讀到另一篇影評的緣故。

(沒想到的是,本來只想寫一篇簡短的,結果卻搞了很久。)

《練習曲》(Island Etude)(2006)

《練習曲》是關於一位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騎單車環島旅行,沿途的景色和碰到的許多人事物交織而成的故事。

看片之前我其實有些期待,對於環島這樣的題材,對於導演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觀察,以電影的形式可以道出什麼樣的故事,挖出怎樣的深度?但看完之後,老實說我有些失望。片中有十三個段落把旅行串接起來,每一段的帶到各種不同主題,有人情溫暖,有環保,有族群,有世代隔閡...,電影中的台灣景色也美不勝收,但要說到這些段落的企圖何在,是否真能呈現出關於台灣的什麼,我實在不知道。

先說我喜歡的部份好了...

我喜歡片中主角的設計,一位失聰的青年,溝通與表達的外在因境就帶出來了,而且也迴避了口條上可能會有的缺失,演員東明相本身靦腆的氣質把角色表現的恰如其份。幾場段落,不論是他冒雨想要把手機還給人,或是想要彈吉它給旅途偶遇的老師聽,都把主角個性描寫的滿好。尤其是他回到彰化祖父母家,帶到一點小時候的回憶:兒時的他一邊寫功課一邊湊耳去聽那聽不清楚的廣播音樂,那畫面十分動人,也把他和吉它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刻劃:一位失聰的人和音樂之間的矛盾情結,這也讓他背著吉它上路的動機顯得有些厚度。另外順勢帶出了其長輩們對他從小的關愛與擔憂,讓他在媽祖遶境行列中望著阿公的身影時流下的眼淚顯得特別感人。

有幾段我滿喜歡的段落,其一是主角和單車青年的相遇,兩人完全不同的個性對比,運用主角的助聽器製造戲劇性和緊張關係,還有青年與母親的爭吵。年輕世代不同面相的側寫,兩代間的問題,青年身為小留學生的線索。不過本段諸多元素隨著旅程也沒有再發展下去。再來是到了彰化阿公阿嬤家,主角和阿公阿嬤及其親戚間的相處,還有一大段直接拍攝大甲媽祖遶境的紀錄畫面;這裏的畫面質感不太一樣,滿有紀實的力量,也是本片唯一一段處理社會群體樣貌的段落。最後是拜訪素人雕刻家,這段沒什麼戲,但所有的細節,鏡頭專注在雕刻家的神情,傾聽他訴說的回憶,凝聚在一起就有了力道。連那位小孫子都顯得自然可愛。

然後是剩下的部份...

要把環島旅行拍成一部電影,角色和劇情到底要怎麼安排是一個問題,要如何在旅行中呈現環境和角色之間的關係,帶出足以支撐一部電影的深度是另一個問題。很可惜的,整個旅程下來,我看不到屬於主角他個人的動機,當然也談不上成就了什麼或克服、發現了什麼。劇情太瑣碎太沒有重點,每一段都努力呈現,但串在一起也沒累積出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環島不需要情節,不需要理由,或說是觀者每人自有不同的理由,主角只是雙帶領觀眾的眼睛罷了,感動自在人心(導演也這麼說了,不想照傳統敘事,希望觀眾獲得自己的感動之類的話)。我不是否認導演的誠意,或是許多觀眾可能得到的感動。但對我而言,一部劇情片即使是開放的情節,還是需要對劇本和角色多加思考和琢磨。除非導演真有把握拍到令人讚嘆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的素材,或是有什麼獨到的藝術筆觸,要不然影片的深度厚度是不會從天掉下來的。

除了上面我最喜歡的三個段落,其他的段落則實在太像是公益廣告,刻意的教化意味太重,看下來老覺得有點做作,一些表演上的稍嫌誇張也破壞了電影想要的自然感覺。比如說遇見立陶宛女孩就有點意味不明,開頭那組拍片團隊帶出的一點魔幻段落也沒什麼作用;還有其他段落,但我不想一段段拿來數落。感覺上,這一部電影實在太像是一部旅遊宣傳片,太多景點的介紹,太多關於旅行的浪漫營造。 (而且還有國片滿常見,我不太喜歡的一堆字卡運用。)

那天看全民大悶鍋,裏面小郭扮演的角色還幫忙宣傳本片,說看這部片就是愛台灣。當然那是角色台詞,有點半開玩笑的意味,但我覺得也沒錯,這部片真的很「愛台灣」,台灣有美景、有人情味、有動人的民俗,有美麗的文化。當然「愛台灣」沒有錯,「愛台灣」不該政治化,「愛台灣」不是什麼什麼.....。但我在這部片感覺到的是,「愛台灣」像是一種意識型態,一種信仰,內化成一種電影的美學風格。這部片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對這種信仰的歌頌、對這種風格的操作,而不是對「愛台灣」這件事的深入挖掘,對拍一部電影的認真思考。 我覺得劇情電影,應該還是要有更多的東西才是。

繞不出來的圈圈

最後電影在敘事上玩了一下,把旅行的第一天放在影片的最後一段,我們看到主角又再度上路,台灣像是一個繞不完的圓圈。對此每個人都可以有說不完的好話,稱讚這形式上的設計多麼特別多麼動人,但我個人只能很不好意思的承認,看完略顯空虛的一百分鐘,我聯想到的只有追著自己尾巴跑的小狗,繞來繞去,但什麼也追不到,而且我覺得這有點可怕。

我不知道這樣形容這部片對不對,但這也同樣在形容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經驗,不斷地修修改改,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寫這部片。若說支持這部片是在支持國片,或說是對自己「愛台灣」的心情做出什麼交待,不能說有什麼不對,但若只是這樣,那對台灣電影創作,或說是對於台灣的看法,是不是也只是在自己的圈圈裏繞來繞去呢? 可能我說得太嚴重了點。

但或許這是我自己的問題,當很多人都能為這部片而感動時,我卻沒有辦法。也許片中呈現的價值觀與美好對許多觀眾來說是一種無需懷疑的信念,對我來卻說是需要更多的思索甚至實踐才能有所體會的,這是我對這部片的懷疑,也是我感覺到關於自己的困境:當大家可以很義憤很熱血地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而勇往直前時,我卻還是停在原地懷疑著一切。而且我沒法說我知道什麼台灣土地之美,或什麼是環島旅行的浪漫,這些可能都是看《練習曲》時我沒法進入的原因,或許「繞來繞去」說的也是我自己。

所以電影宅男如我,目前也只能寫出這樣的一篇嘮騷文。

(本篇請勿轉載)

留言

  1. 我因為同事推薦..看了預告..李欣芸做了配樂..所以去看了這部電影...其實我有同感耶!小小失望了一下..
    我只說..這些故事就是台灣..就是我們身邊的人物..景也很真實..我心中的台灣..有更多的美景!
    但有趣的是...我和您喜歡的段落不同..第一個年青人(送手機)..是我覺得演的太誇張..不知是不是我太不了解現在年輕人..但我身邊似乎很少這樣的人! 我喜歡老阿媽們抗議那段..和吳念真說的話...哈哈!
    因為故事不同..全部的音樂覺得有點雜亂~ 調性差很多..

    雖然我有點小失望..但我還是很鼓勵大家去看看..相信大家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段落...也請大家支持一下國片..唯有大家的支持..才有下部更好的作品..是吧?!

    回覆刪除
  2. 我喜歡送手機那段,是因為那是全片比較有"戲"味的一段。
    其他很多段都沒戲...但這也不是很重要
    另外其實我不希望大家因為想支持國片才去看這部片
    應該還要有更多的理由,口碑、題材....等等
    有環島夢或是曾經環島過的觀眾
    我還是推薦可以去看看,或是等日後租DVD也行。
    至少本片景色拍得還滿美的。

    回覆刪除
  3. 不能同意你更多。
    看完本片我只有濃濃的失落感
    以及,單車環島好像挺不錯的而已。
    除此之外,雖然感受到導演的誠意
    但我只看到一些造作的段落、跟誇張的表演還有曖昧不明的橋段。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