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瓦力》(WALL·E)

(本文充滿主觀意見與劇情洩露)

上週末一連三天每天各看了一部暑期好萊塢強片,《瓦力》(WALL·E - 2008)是最後一部。

Pixar歷年來的作品幾乎部部是佳作,但似乎在台灣市場沒有累積出太強大的品牌效應,所以《瓦力》在台灣的首週票房相對的並不特別亮眼。或許題材、類型和宣傳才是決定一部電影在台灣票房的關鍵所在,老實說光看預告片其實並不特別吸引我想看這部片,純粹是衝著Pixar的名號,以及全美各影評人的高度評價(metacritic的評分還遠高過《黑暗騎士》),我才決定要進戲院觀賞。當然另一個實際的原因是我剛買了新竹國際影城的2000元套票,想著要多看幾部首輪院線片。結果《瓦力》當然還是維特著Pixar一貫的水準,並沒有讓我失望,溫馨、可愛、動人、富娛樂性,雖然可能有點太可愛了點,沒有如許多前作那般熱鬧有趣。

我在猜是不是環保議題讓觀眾覺得有點倒彈?(我記得以前碰過有人因為宮崎駿作品一再出現環保主題,而覺得有點排斥)其實《瓦力》裏面的環保議題講得很淺白,淺白到像是在教小孩子一樣:我們看到數百年後未來人類已消失的地球,地球荒原上佈滿了垃圾,只剩下一個清理機器人瓦力(WALL·E)不斷地在清掃,把垃圾堆成一個個垃圾塔,另外還有未來社會被大賣場所統治的遺跡;其實就是在批判現代資本社會不斷地鼓勵人們消費,製造出大量的垃圾,垃圾堆滿了地球人類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只是想到這裏就覺得有點偽善,因為瓦力的玩具此刻一定大量鋪貨到各賣場,向所有孩童的父母招手,大概連環保意識也是可以被消費的對像。

瓦力當然不只是清理垃圾而已,這七百年來它竟然也有了智慧,電影一開頭就在介紹瓦力的"生活":他一邊撿垃圾一邊收集他覺得有趣的廢棄物,包括可以用來修理替換的身體零件,他有個廢棄貨車(?)權充而成的小屋用來放置所收集的物品,室內有傢俱有佈置,甚至他還養了一隻蟑螂做為寵物(沒有其他動物和植物的世界,蟑螂要如何活下來呢?)。每天晚上他就待在家裏看著人類遺留下來的歌舞片錄影帶,跟著片中人起舞,甚至想像著和人類一樣可以談戀愛。這一大段戲幾乎是沒有對白的,有如默片一般,需要觀眾去感受、觀察主人公的行動,進而對這小機器人產生情感認同。這其實回到卡通的較原始的傳統,甚至是電影的最初形式,如同小時候常在電視上看的美國卡通短片,不管是米老鼠唐老鴨、金絲雀與大野貓等等,都是靠肢體動作、表情、情境來表達故事。Pixar也是不斷地在他們每部作品之前放映此等形式的動畫短片,來延續這樣的傳統。看到這裏,真的覺得pixar是懂電影的,他們在每一部作品都發掘久違的題材與風格,並運用想像力去包裝,重新將其帶回觀眾面前。

picx_fwen2091097014

接下的情節就是天外飛來一個太空船,帶來了一個新的機器人,它純白、輕巧、流線、具有恐怖的威力(ipod?),相對於瓦力的老舊、方正、充滿機器感(明顯地是參考《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 - 1986]),可說是天差地遠。當然瓦力一眼就愛上了這位新來的訪客,而這機器人當然是個"她",因為她有個女性化的名字叫伊芙(Eve),雖然機器人應該是沒有性別的。瓦力從電視上學到的牽手和跳舞,就變成他追求伊芙的最大目標與渴望,但其實伊芙卻還是個不識戀愛為何物的機器人,或說兩人根本都是孩子。他們兩人的愛情進程,因此特別顯得純粹而動人。但這樣的愛真的叫"戀愛"嗎?我想到《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 2001),裏面小機器人大衛無望地想實踐愛他母親的願望,甚至在人類已經毀滅的兩千年後依然如此。瓦力和伊芙之間的愛情也可以說是在人類已經消失的七百年後,靠著一對機器來企圖重現人類對自我文明美好的想像。簡單的企求,也因為拉開了時空,而多了股動人的詩意。

picx_fwen2091097024

電影後段解開了伊芙的來由之謎,原來人類並沒有滅亡,而是放棄了清理地球,搭乘有如諾亞方舟的太空船在宇宙中漫遊著。伊芙則是探測機器人,用來尋找地球環境復甦的跡像。瓦力跟著伊芙來到了人類的太空船,我們這才發現過了七百年,人類已陷在這方舟裏,被機器人服伺的服服貼貼地,像是在一個大型的渡假中心;人類因為不再走路、勞動,個個都變成了大胖子,像試管嬰兒一樣地活著,繼續地消費,繼續地把垃圾丟到外太空。簡言之,人類已經失去了"活"的能力,反而瓦力和伊芙這兩個機器人還更像人類一般地活著。那場兩人之間美妙無比的太空漫舞,正好對照了人類毫無生命力與失去情感,但不知怎麼地,人類如此的設定反而有種變態的黑色喜感。

picx_fwen2091097015

最終故事演變成貓捉老鼠式稍嫌老套的追逐場面,瓦力和伊芙試著要完成伊芙被設定的任務:發現地球上植物的存在,並啟動人類返回地球的程序,但掌管太空船的電腦卻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而太空船同樣也是胖胖的艦長,經由瓦力的行動而激起了追求生命的動力,他拖動著龐大的身體試著站起來的那一幕,竟然配上了《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 1968)著名的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實在是笑死我了。這一大段戲就是在運用秩序/失序的對比,來比喻有無生命力與感情,我們看到太空船上到處充滿了軌道線,所有的人類和機器人都按著軌道按步就班地行動,但反而故障失控的機器人(如瓦力)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一群。當所有的人類最後都落下代步的座椅在地上滾來滾去(真有種變態的惡趣味),那簡單的場景就說明了人類選擇重新掌握命運的決定,真是一整個歡樂純真,完全不去管這決定背後可能要付的代價。

最後人類回到地球,面對荒蕪的家鄉,之後開始開墾、種植,重新開始人類文明的進化,一切像是場歡樂的慶典,片尾字幕的段落用史前繪圖的風格來展現人類與機器的未來,這真是漂亮極了,但誰知道環境危機未來會不會又重來一次?但是電影的最後,我們還是把關注放回到瓦力和伊芙之間,電影的開頭是瓦力追逐、守護著伊芙,而在經歷了一場冒險之後,換成伊芙必需要拯救瓦力,只是重新開機的瓦力失去了記憶,變回了單純的清理機器人,於是,之前是瓦力啟發了伊芙內心(?)的情感,這次換伊芙要喚醒瓦力對愛情的記憶。當然結果是,一個牽手的動作和一個親吻(通電流),重新連結了兩人,迎接快樂的結局。

這個故事就是這樣,從一個機器人對愛情的模仿/追求,開啟了人類文明再次的演化,描寫的不只是環保,而是更多關於人類生命、情感的可貴與力量,是一個橫跨七百年的科幻史詩(?)。只是這龐大的意像被壓縮在這麼一個小巧可愛的故事裏,刻意忽略了情節背後人類歷史的巨大黑暗面,我認為這讓命題的發展顯得缺少了點份量。當然我不是說要把這部片拍得嚴肅,只是我覺得應該可以藏更多批判在故事裏,和電影裏每一個歡樂的橋段產生更多辯證的趣味和曖昧感。但這不減損本片有著pixar作品裏一貫動人的創意和感染力,和高度的動畫技術。如果過去曾經被pixar的作品感動過,那《瓦力》也依然是一部十分值得去戲院觀賞的電影。

(比起《黑暗騎士》,這篇反而一下子就寫完了)

戲院報告:

本片是在新竹國際影城中興館H廳觀賞,也是三廳之中的最小廳,甚至銀幕還因投影角度有點歪,但坐對了位置,電影開演後就沒什麼問題了。可能因為銀幕較小,畫面在亮度、細節上反而比較大的G廳來得好,顏色也很漂亮,畫質我打85分。音效部份我感覺也是沒什麼大問題,如果不在意這廳較小的畫面,我覺得也算是值得首輪票價的放映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