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觀後記

小記《奪魂索》原作與改編的同性隱喻


《奪魂索》(Rope - 1948)

希區考克第一部彩色電影,全片一鏡到底影史著名,中間破錠當然很明顯,但也因此讓人更覺有趣。一說是因為膠捲拍攝的長度限制,非得要耍小把戲才能讓鏡頭連貫,但也有幾個 鏡頭切換讓電影的第四道牆直接轉了個角度,整個房間像是個旋轉的舞台,電影鏡頭調度的考究之餘也有著舞台劇風格,片中空間與戲劇張力之間的關係應該也是被分析到翻過來了。

查了資料,原來電影正是改編自1929年的同名舞台劇,而舞台劇的故事又是發想自1924年的真實事件:兩位資優青年共謀殺害了14歲的少年,只是為了完成所謂完美的犯罪。舞台劇和電影的版本改成了室內劇,描寫兩位青年殺害他們昔日的同窗,並邀請受害者的親友前來參與宴會,眾人皆不知死者的屍體正藏在室內的某個箱子裏。

真實案件中兩位兇手的同性戀身份被延用到了舞台劇中,而電影裏兩位兇手的關係則是不能道破的暗示,甚至最後揭穿兩人罪行的學校退休舍監在舞台劇版本中也曾和他們有過同性戀情,當然這設定在電影裏被拿掉了。連電影中演出兩位兇手的演員本人也是同志。

這解釋了電影裏隱約的曖昧,被害者大衛和其親友正是標準異性戀關係組織而成的團體,尤其大衛和其女友與女性好友間的三角關係正是兇手之一嘲笑玩弄 的對象,而詹姆斯史都華飾演的舍監其獨身年長者的形像,暗示了和兩位兇手有著隱藏的同性聯盟關係,而他們共享的超人哲學與道德觀正是兇手曲解下的行兇動 機。這種由性、道德、社會規範劃分不同群體間形成的緊張關係一直是整部電影的戲劇動機。

對完美謀殺的偏執狂想原本會被淹沒在宴會裏眾人的喧鬧之中,但也正是因為有同樣偏執邪氣思維的舍監介入才能察覺到這異想天開的犯罪,最後三人的對 峙與真相的揭露雖然現今看來難免八股,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思維和三人身為社會少數族群身份脈絡的交互對照也有點意思,個人與主流價值間同與不同的辯證,形成的正 是自我的道德觀,這也是結尾最後的道德反省所在。

(觀賞於2014年四月十七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