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生命的痕跡 --《愛,不散》


《愛,不散》Love Is Strange (2014)

這是我第一次看Ira Sachs的作品,導演前作《為你流的淚》(Keep the Lights On - 2012)曾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先前在台灣放映時亦聽聞不少好評。導演身為出櫃同志在這部新片中繼續關注同志題材,故事搭上近年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議題,描述已交往並同居近四十年的同志情侶Ben和George在親友的祝褔下結婚,George卻隨即被「不開心」的教會高層解除他在教會學校擔任音樂老師的職務。不當解雇的爭議並沒有特別在影片中被處理,故事主要發展放在頓失經濟收入的狀況下,兩位主角被迫搬離他們所居住的公寓。電影一連串關於房貸的細節交待,套用George在片中的台詞,他將兩人的處境形容為卡夫卡式的困境。

為了在寸土寸金的紐約市有個暫居之所,他們的解決方式是聽從安排暫時分開寄居在不同的親友家中,兩人長久構築的小世界就此一夕崩解,被迫進入別人的家庭生活。電影細心刻劃了長年伴侶分開時的思念與不安,以及身處別人家中的種種尷尬與不適,如George住在年輕的警察情侶家中面對夜夜吵雜的派對與不熟悉的流行文化,頗有老年人不合時宜的無奈;而電影更關注的是Ben住到姪子家中,卻面對姪子與其作家妻子的婚姻問題,還有他們因被迫和Ben共住一房而不高興的叛逆青少年兒子Joey。

演出Ben和George的兩位演員John Lithgow和Alfred Molina對熟悉英美電影的觀眾都是熟面孔,近年在許多好萊塢片與獨立製作都很活躍的女演員Marisa Tomei在片中也有搶眼的演出,加上家庭題材的關注與同志婚姻議題的設定,讓這部同志電影似乎更易於親近大眾市場。

曾在網上看過有人提到本片情節和《東京物語》的相似性,讓我不禁去思考片中所呈現的家庭潛題。參加主角兩人婚禮的親友以及為了兩人居所問題而煩惱的同一批人,是主角口中所認定的「家人」,值得玩味的是這群家人看來全都是晚輩並沒有同一世代的老年人,而眾「子女」們為長輩考量安排也頗真有點《東京物語》味道。只是這部片談的不是家族在社會現代化下的崩解,反而是一種「成家」暗示,意即同志處在傳統異性戀家庭體制之外的位置,卻也一步一步地想要完成對家同樣的想像,包括居住的房子、相互支持的家人到最後法律上婚姻的追認。George所謂卡夫卡式的處境或許可以看做同志在成家過程中的挫敗,同時也呈現了兩人為其人生努力所累積而成的家庭聯繫。

Ben和其姪子一家人之間幽微的對立與尷尬,一方面或許是為了將同性戀家庭與異性戀家庭拿來互相辯證與關連(同與不同),另一方面也像是描寫Ben以外來者的身份住進別人的家庭中所遭遇的相互打擾與影響,尤其他和姪孫Joey的之間的心結到最後離別時Joey所流下的淚,正是人與人之間從相識到成為家人的過程,這和所有描繪家族情感的電影並沒太多不同,但以同志的觀點來陳述多少呼應了關於成家的情感命題。

甚至身為退休畫家的Ben在電影中拿起了久未提起的畫筆,都成為思索人生要為生命留下什麼的重要線索,一幕中George和Ben談著Ben從未成功的繪畫事業,藝術表達為人生的寄託,卻也是人為其生命留下的痕跡,在片中又成為承載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容器,於是一幅未完成的畫成為片末強大的情感提示。而Ben與Joey在片中一段深夜關於戀愛的對話,也在片尾暗示了Joey藉此走出了先前生活中人際關係的障礙。所謂成家與聯繫,或是人要透過家庭為生命留下些什麼,結婚成家並不是追尋的終點,而是像徵著更細膩與幽微的流動與變化。

電影刻意偏離社會批判的激昂熱血,以抒緩的節奏與生活化的情境描寫同志生命的樣貌,包括多年伴侶的動人感情刻劃,老年同志的身份拉出的時代側寫,伴隨大量蕭邦的鋼琴樂曲做為大城市的優雅配樂,在繁忙的都會生活之外帶出了時光流逝生命無常的命題。這部片充滿獨立製作的風味與不那麼三幕劇的安排,劇中一些衝突線並沒有很明白地解決(當然也是一開始劇本就有意不明確地鋪陳),都讓影片有著有別於一般通俗片的韻味,卻也有點語焉不詳的問題。個人感覺Ira Sachs在掌握這樣一部作品仍然力有未逮,如兩位主角在情節份量上的失衡,各議題並沒有很嚴謹的統整,關鍵的催人熱淚之處也有不少斧鑿的痕跡,當然這種講究餘味的電影端看各人感受不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