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觀後記

金馬影展小記《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2015)


看片前只聽聞這部片在日舞影展受到矚目,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觀賞這部片確實是頗為享受,尤其是在國賓長春A廳的大銀幕觀賞,影片極盡花俏的鏡頭調度效果十足,假若日後這部片有機會上院線大概沒什麼機會在這麼大的戲院放映吧。

導演Alfonso Gomez-rejon拍電視起家,這部作家Jesse Andrews將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描寫一位高中男孩成長的電影,在影像上立即讓人想到魏斯安德森的作品,調度上有別於安德森對構圖的偏執,而是 在鏡頭角度和運動上用盡能事,其中戀物與經典參照則不遑多讓。青春期孤僻少男的心事直讓人聯想到《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 - 1998)的搞怪幽默。

電影的成長故事沒有走上孤獨叛逆的路,穩當地待在少男尋求自我定位和陪伴絕症少女的通俗戲碼,劇本努力地讓劇中角色相處的橋段與對白不落俗套與政治正確,甚至主 角的旁白有點後設地一再聲稱這不是觀眾想像如《生命中的美好缺撼》(The Fault in Our Star - 2014)那樣的電影,但卻同樣地牽動觀眾的笑聲與淚腺。

於我而言臨門一角或許是主角和他的好友正是電影宅,家裏收藏了一堆CC版DVD,甚至他們自己也惡搞似地自拍經典電影的仿作短片。看主角模仿荷索的德國 腔,或是電影直接引用《四百擊》的配樂和《路上行舟》《天譴》《計程車司機》的畫面,還有一堆沒法直接認出來的引用,更不用說搞笑仿作各路影史經典的短片,真是充 滿了影迷之間的共鳴。迷影的魔幻也在情節高潮處扮演了難以言說的角色。

在歡樂的兩小時後冷靜下來想想,其實也感到片名中除了Me之外,主角的非裔好友Earl在影片中角色的定位並不明確,至於Dying Girl也有點像是成就主角成長的悲劇配角。這是青春羅曼史電影隨時代的更新同時披上了迷影的外衣,骨子裏沒有太新鮮的創意但樂趣與誠意依然十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