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社群網戰》(為雜誌撰稿而寫)

(本文刊登於2011年7-8月號人籟論辨月刊,發想源起於之前較簡短的舊文)

時代、類型與作者情懷

甫獲得2011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等三項大獎的《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 2010),劇本由知名劇作家與電視編劇艾倫索肯(Aaron Sorkin-以影集《白宮風雲》聞名)改編自小說The Accidental Billionaries(註1)而成,故事圍繞在全球最大社群網路公司Facebook老闆馬克佐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創業歷程以及背後諸多的訴訟爭議。無論小說撰寫或是電影製作過程,Facebook及馬克佐克伯格本人皆未參與,因此隨著電影完成上映所產生的話題之一,就是當事人各自表態電影內容有多接近或多不符合事實。但與其去追究事實真相,更值得欣賞的是看電影編導透過改編這個距離現今極為接近的真實故事,企圖逼近他們心中對資本主義社會與網路產業中人性樣貌的觀察與詮釋。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過去以一系列驚悚類型作品成名,除了獨特影像質感營造出的陰沉氛圍以及視覺效果的運用之外,其實幾乎所有他的作品都可視為是某種程度的社會階級寓言,無論是《火線追緝令》(Se7en - 1995)中那道德淪喪的犯罪城市,《致命遊戲》(The Game - 1997)中上流階級的似假還真的玩命遊戲,《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 1999)中現代物質社會的個人革命幻想,甚至是《索命黃道帶》(Zodiac)或轉型至文藝劇情片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 2008)都可看出其中對社會與歷史背景的關注。因此他選擇《社群網戰》劇本來拍攝看似令人意外,卻也有種理所當然的作者情懷在其中。

網路世代的速度、語言、思維

電影開場就極為精彩,這場當時年僅十九歲的馬克和女友在哈佛大學餐廳裏競速般的對話,據稱拍了九十九次才完成。艾倫索肯的劇本常見許多快速機鋒的台詞,而導演更進一步加快台詞的速度,讓節奏內化到演員和角色之中,完全展現了電腦技客(Geek)那異於常人的思考節奏與說話速度。同時這場戲也帶出主角身為人們眼中的宅男(Nerd)和面對校園菁英社團那種自負又自卑的焦慮心結。最後女友在馬克的惡意言詞下憤而丟下一句:「我討厭你不是因為你是宅男,而是你根本是個混蛋。」

被女友甩掉的馬克帶著醉意上網駭入哈佛各學校宿舍,口中叨唸著專業網路程式術語,數小時即竊取出全校女學生的大頭照,完成惡搞網站FaceMash吸引了大批使用者點閱,一夜之間就癱瘓了哈佛的內部網路系統。這一整段戲鏡頭來回穿插在校園和宿舍間,點出馬克與他一干技客朋友和其他在大學社團玩樂的同學們處於完全不同的時間速度與語言思維當中。尤其台詞中網路技術細節處理的相當仔細,更描繪出現代社會電腦與網路如何滲入並影響著大眾的日常生活。在電影的脈絡下馬克既是天才也是先知,而他的自負如此強烈,當學校召開懲處會議時,他更表示校方應該為了他找出校園網路安全的漏洞而感謝他才是。

商場創業競爭與新舊價值衝突

在馬克聲名大躁之後,身為校園菁英社團份子的溫克沃斯(Winklevoss)雙胞胎兄弟隨即找上他提出了哈佛社團網站的概念,馬克立刻發現這概念大有可為,在數月間就暗地裏寫出新的校園社群網站上線運作。當雙胞胎發現事情不對勁,卻仍顧念著哈佛的美德精神猶豫著是否該採取法律行動,等到開始要對薄公堂之際,Facebook已經成為全美大學校園最大的社群網站。這對比如此強烈,溫克沃斯雙胞胎是傳統的富家校園菁英,還是奧運划船選手,卻在網路創業競爭中被狠狠地甩在後面,他們企圖在法律上追求所謂的正義更顯出他們對自己的挫敗不知所措。在資本主義社會這種以金錢為唯一評判成功的標準之下,似乎參加奧運背後代表的運動精神與榮耀對他們來說也顯得不值一顧。

而馬克和他好友也是Facebook共同創辦人的艾德華多沙佛林(Eduardo Saverin)之間,從合作到反目的過程也有著類似的意義,尤其加入了Napster(註2)創辦人西恩帕克(Sean Parker)的三角關係更是值得玩味。網路泡沫時代傳奇事蹟仍然歷歷在目,對極欲搭上這班列車的馬克而言,西恩帕克過去的創業事蹟正是他的典範,他們有著同樣的語言和價值觀,兩人相見自然一拍即合。沙佛林在電影裏顯得天真又可憐,但其實他對網路一竅不通,其傳統的商業思維早就沒法適應快速發展的網路事業,西恩帕克更笑他想以廣告養活網站的思維「如同宣告舞會在十一點就要結束了一樣」,因此他被淘汰的悲劇也是不得不然。

這是新舊不同商業思維與道德在資訊時代的衝突,有趣的是無論是溫克沃斯雙胞胎他們對商業道德倫理的堅持,或是沙佛林傳統的商業價值觀與對友情的信任,他們都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但對馬克而言,網路業的思維就是要不斷地把泡泡做大,其中當然有風險,但這就是他和他伙伴們的信仰,他們需要建立些什麼,而且要不斷地演化擴大永不停止。

青春與社會階級寓言

但故事的另一個面像則是在追問競爭成功的過程中,到底會失去多少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電影中馬克失去可能是他最好朋友的沙佛林,也永遠得不到他喜愛的女孩,而獲得的成就似乎也無法真的使他快樂。這甚至不是一個道德寓言,傳統商業和人際上的道德關係早已不適應於新的時代,馬克有著他的才能和信仰,卻也只能無能為力地看著他無法掌控的東西逐漸失去。就像西恩帕克可以引領他走向成功,卻沒法成為他的伙伴與朋友。

這多少是屬於青少年式的感傷與寂寞,從開頭馬克和女友的對話就可看出,這種寂寞、叛逆又急欲向他人證明自己的恣態,正是這角色橫貫整部電影的心理動力。他無力去處理他的人際關係,卻又創建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路,更是關於青少年與群體之間的微妙的反叛與依賴心結;沙佛林控訴馬克因忌妒他加入大學菁英社團而設計他離開Facebook,但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沙佛林被馬克所創立的另一個更大更菁英的團體逐出門外。因此兩人的對立除了商業理念上的糾葛,也可視為是一種友情的矛盾與破裂。不過另一個有趣的角度是,無論是沙佛林或是溫克沃斯雙胞胎在電影中都是象徵繼承父權的傳統菁英,對比於電影中對馬克家庭描寫的全面缺席,兩方的背反甚至可以解讀成某種個人對社會傳統權力結構的反擊。

虛擬與真實、表相與本質的分裂

可惜的是電影裏對網路社群生態或Facebook隱私權爭議著墨不多,但無論是劇中沙佛林和女友為了臉書上的”感情狀態”爭吵,或是馬克結尾時在臉書上不斷地檢查當初拋棄他的女孩是否回應了他的交友請求,都點出了網路和真實的分裂和現代人際溝通的寂寞本質。甚至在網路上不斷地追求朋友數量就如同 Facebook不停地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一般,最後終究還是要面對網路背後的孤獨自我以及這個世界的本質。某種角度而言電影見證了主人公那微小的社交網路的崩解,同樣觀眾也可自問在時代科技演進和網路彼此連結的表相之下,我們是否真正地認識自我的內在樣貌?

電影最後馬克也開始面對自我孤獨平凡的一面,問著在這一切之後自己是否成了壞人?片末律師助理(也是女性)對他說:「你不是個混蛋,你只是努力想當個混蛋」,這句話或許可以這麼解讀:馬克也許不真的是個壞人,但他努力追逐的目標就是不得不成為一個混蛋。如果當初他放慢下來好好對著女孩說些貼心話,他就不是今日的馬克了。但這些角色無論是爬至高處的寂寞感傷或是對人性理想堅持的挫敗,對照到數年後現實中訴訟案的結果只剩下不可告人的和解金額,不知道這算是電影作者過多的感性,還是更突顯了那被時間沖刷褪去的青春情懷?

結語

總結而言,《社群網戰》裏艾倫索肯多重寓意交織的劇本,以及有條不紊的前後時序交叉敘事,讓這原本看似平淡沉悶的網路創業與訟訴情節充滿了戲劇張力。大衛芬奇在影像與電影感的經營、現實細節上的仔細考究,都讓他的社會寓言在好萊塢的結構下多了一份當下的時代感,甚至有著些許的詩意。而編導的視角也些許超脫了對角色的窺私與是非評斷爭議,把眼光放在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中,這些青年網路創業家無論是成功或失敗,某種程度都是時代價值的犧牲者,當然這是電影作者潛藏其中比較悲觀與批判的觀點。

註 1:The Accidental Billionaries是作者Ben Mezrich取材自與Facebook初期的共同創辦人艾德華多沙佛林的訪談,另外再加上公開的法院記錄寫作而成,中譯本《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 由商周發行。

註2:Napster是創立於1999年的網路數位音樂檔案分享網站,使用者透過P2P (peer-to-peer)的方式分享其收藏的mp3檔案,是數位音樂下載狂潮的先鋒,但在一連串的版權爭議與訴訟之後於2002年結束營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