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觀後初記《刺客聶隱娘》


想太多就寫不出來了,還是先記一下,以下有劇情和各種腦補。

《刺客聶隱娘》一般說是侯孝賢拍武俠片的嘗試,但原著是唐傳奇小說非現代認知的武俠小說,侯導拍這部當然多少是用了武俠類型的一些形式和元素,可終究還是拍他自己的東西。故事有刺客、武功、陰謀、法術、人情,轉折、動作、懸念、衝突無一不缺,電影處理起來卻又刻意而為的精簡以及去商業化,最後還是成就了一部充滿意境的藝術電影,人的意念與天地與形式互相拉址辯證,情節繁複或簡單,類型風格刺激或無聊都是次要。

類型本來就是不寫實的,甚至電影這形式的虛構與真實原本就是其本質核心。侯導某種程度的去類型化,一方面將角色動機的二元對立解開來顯得更為曖昧複雜,另一方面減低動作與奇情上的感官刺激而更趨向寫實。但我也不覺得這就是寫實,只是在創作上走到不同的方向去虛構另一種幻境罷了,精細的美術裝飾和美麗的攝影與山水景色,還有無時不刻充滿影片的環境音,人物的寡言、姿態、表情,與其說是簡約的日常,我倒覺得也是種鋪張華麗,畢竟是古老時代的虛擬。

也因此裏面文言的台詞讓我有種奇異的感受,我既無法確知這樣的語言是否可稱上重現真實的意圖(當然是不可能是真實的),或只是將文學轉譯成電影的台詞,當然也不太符合現代觀眾對寫實的認知,對我來說比較純粹是種展演,和佈景、房舍、山水一樣都是種指向遠古的符號。聽這些台詞感覺像是把文字的具像化,因其精簡而讓每一段話都承載了高密度的作用,話一出口就會扭轉了情節的態勢或透露了角色的心境,而這些字句又和演員的表演、鏡頭移動、剪接等連接一氣構成了電影的流動。

我常覺得殺氣一起,下個鏡頭就開始拿刀對峙轉瞬廝殺,接著勝負已定。這不是傑森包恩式快狠準的刺激與張力,而是其戲劇節奏就是如此,緩慢猶疑的情境醞釀,衝突一起很快就結束。侯導過去處理時間的狀態與流轉,現在拿來玩這樣高張力的情節頗值得玩味。這種講究情節態勢的流動節奏而不重說明性的敘事,對理解情節造成了一些困難,看片前略知一點角色關係所以並沒有完全搞不清狀況,但我還是在幾處弄錯了故事的意思,不過情節的空缺斷裂也正可以讓觀眾積極地去腦補各種曖昧。

與其去揣想鏡頭外的空間人事(參照原著劇本),我比較傾向在電影內部去補足其意義,比如我一直不知道那蒙面刺客是誰,一度還猜會不會就是田季安的寵妾瑚姬?這猜測當然錯得離譜,但女人的同理與妒忌在兩場戲接連而生不也頗有趣?

又比如田元氏派人追殺田興,這和田元氏即為蒙面刺客放在一起就理所當然,追殺一事在電影中確有暗示,即然先前不清楚刺客是誰也就沒能理解到田元氏的行動。但政治暗殺這件事原本就可以和聶隱娘本身的暗殺任務互相辯證,反而不知道幕後指使更有江湖殺意橫行之感,就像我們也無法確知指派聶隱娘任務背後的政治動機。女主角的殺人任務到頭來卻成了她不斷在阻撓他人的殺意,也就回到了角色最本初的動機之一:殺還是不殺?

電影最開頭兩場黑白戲除了建立聶隱娘的身份與身手之外,也是透過殺與不殺的對比來陳述角色已然建立好的不殺哲學,見暗殺對像和小兒一起而不忍殺之,這看來十分簡單的現代人道價值觀,但重點其實在於女主角不殺的堅決,她心意已決即使被暗殺對象驚覺而從背後丟了一劍,她仍然是擋下頭也不回。也因此之後道姑送她回鄉暗殺田季安做為試鍊,對聶隱娘來說大概也無法動搖心意。但不同之處在於她過去所殺之人都和她無關,而田季安所代表的正是她自己原本的命運。

她回鄉之後花了不少時間在暗處觀察,這和前頭她先觀察暗殺對象的習慣一致,但這裏的觀察不是為了尋找下手時機,畢竟她可以下手的機會太多。而是她必需要觀察她離鄉後所遺留的一切演變成了何種面貌。一場深夜房內田季安向瑚姬傾訴聶隱娘過去對他的愛慕之情,以及現在她如何地回來意圖報仇,燭火和簾幔在鏡頭前飄來晃去,像躲在暗處聶隱娘的視角,但也像是鏡頭中男女迷離晃忽的情緒,聶隱娘看見的不只是自己過去的悲哀,也是眼前被命運所縛之人的悲哀。

不管是出手挽救被追殺的流放忠臣,或是被正室做法中毒的寵妾,聶隱娘一直是旁觀的位置,冷眼看著蕃內的暗殺陰謀,她近乎是全知的觀點可以在緊要關頭出手相救,敵手武功或有高低但全都不是她的對手,此等了然於胸所向無敵或許並不現實,但就像開頭結尾她都可以擋下背後的一劍,他對世間局勢早己有她的理解,她的回鄉更像是種不忍的回眸與道別。舒淇的表情或有哀傷但全無疑惑,這或許是聶隱娘的各種劇照所帶給我最大的印像。

嘉誠公主自比青鸞攬鏡見不著同類的悲哀,就像聶隱娘必需離開她過去的家鄉與愛恨情仇,抽離世間孤獨一人(但是她有著鏡子相伴)。當然照鏡獨舞而死的意像也可以有其他解讀,比如田季安、田元氏、道姑等眾人都在不斷地豢養著自我的執念,各自獨舞走向死亡之路,或許殺與不殺於天地並無差別。這也是角色情節之外,電影如何地關注著自然景色聲響,殺意與生死本生於人性與自然,聶隱娘順應生死之勢但不違背自我不殺之情,這是看透倫常又背離倫常之抉擇。

其他種種

1.數位版本的顏色常顯得不自然,不知道是否是膠捲轉製造成的失真?還是刻意而為?想來這輩子是看不到膠捲版了。

2.張震和舒淇的表演,感覺是對他們太熟悉了,我沒辦法完全進入他們的角色,當然還有唸白腔調的問題,演中國古裝片和其他演員的口條一比就是有落差,也不是他們演的不好。

3.至於畫面比例的選擇,在1950年代之前電影的主要比例都是1.37:1,後來即使朝寛銀幕發展,也還是有些導演繼續使用這個比例,比如史丹利庫柏力克,近年也還有如Andrea Arnold,蘇古諾夫或侯麥都有用過這比例,侯導大概是取其古典風味吧?不同比例會影響到鏡頭構圖走位,觀眾可以各自解讀,我覺得就是一種美學選擇,也不必大驚小怪。

(2015/8/29寫於臉書,2018/12/19轉貼至部落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