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漫談

關於《回不去的時光》的爭論


就在Criticwire要結束的時候,MUBI推出了新專欄The Current Debate,專門整理各路影評作者如何談論某一部電影或相關話題。

去年看完了德國電影《回不去的時光》(Phoenix — 2014)後,隨手寫了對於情節上的疑惑,後來在別處被留言說天啊你根本沒看懂這部片。直到讀過這篇The Current Debate: Christian Petzold’s “Phoenix”,我才覺得稍微找到一點線索。

問 題起源於這電影有個不太可信的故事概念:二戰後從集中營倖存的女歌手,因傷接受臉部重建手術,康復後她執意回到戰後的德國尋找當初疑似出賣她的丈夫重續前 緣。當她見著丈夫時對方卻認不得她了,但她的丈夫又覺得眼前這位女子頗像以為死去的妻子,於是這位男人請求女主角扮演他的妻子以詐取妻子所繼承的財產。整 部片就在迷魂計的情境下推展著女主角浴火重生,所有人都認為她就是她但只有丈夫認不出來的奇異景況。

國 外評論者並非沒有注意到故事的問題,但支持方的一個論點是這原本就不是寫實的敘事,反而充滿了對經典電影的指涉,觀眾得以放下對現實邏輯的懷疑,就像在看 類型電影一般。提到的例子除了希區考克的《迷魂記》之外,還有《無臉之眼》(Eyes Without a Face),德國戰後處理戰爭與重建議題的Rubble Film類型,佛列玆朗的《月亮上的女人》(Woman on the Moon),和納粹時期著名女星的造型…等等我不知道的影史典故。

再 來這也是關於戰後重建的電影,每個角色都代表了對於歷史與重建的不同態度,不管是女主角友人的拒絕面對企圖逃離柏林,或是主角本人重生的企圖,到她丈夫如 何意圖虛構新的現實。(這樣說來我感覺不論是女主角不肯認清丈夫的真相,或是丈夫不肯認清妻子的身份,都可以說有著意在言外的政治意義。)

德國人如何拍一部關於集中營以及倖存者的電影?這不可 碰觸的道德禁忌你無法透過電影重現,必需要以迂迴虛構的方式來展現出來。而導演Christian Petzold的武器就是以電影的記憶做為重建的素材,彷彿過去一百年的人類記憶都成了電影史。

說來有點玄,有興趣可以從原文連結出去看更多的細節。

確 實各類型電影都有內化在觀眾腦中的先驗假設,電影原本就是透過虛構的騙術幻覺在觀者腦中建構出真實,只是此等虛構與合理性的界線何在?初看印度歌舞片可能 會覺得唱歌跳舞太不對勁,初看武俠片的飛簷走壁也可能令人直呼不可能,如果放到類型不甚明顯的戲劇言情故事如本片又該如何看待?符號和隱喻的思考在何時可 以超越表面情節敘事的問題?這大概是每一次看電影都下意識會問的問題,當然也不會有標準的答案。

(2016/4/29寫於臉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