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2017兩篇《敦克爾克大行動》觀後記


2017/7/25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2017)

看片前重看了幾部諾蘭的舊作,當年上映時我不斷挑毛病的《黑暗騎士》和《全面啟動》竟然也覺得不再那麼惹人厭,他的電影明講了就像是一座迷宮與一場夢,電影造出的夢需要觀眾的leap of faith,你相信導演他就能帶著你走進幻境,如果保持清醒那也就無處不是問題。

所以敦克爾克的開場不也是像突然進入的一場夢?逃亡的士兵們像是被丟入一個沒有開始也不知何處結束的空間,廣闊的沙灘就是巨大的舞台,所有困在當下對死亡近乎麻木的人們排起了隊面向無法跨越的海面,前進折返的徒勞貫穿了整部電影。所有的人事物都像是各種夢境的心理投射,你看到屍體但不見血,炸彈在身旁爆炸但沒有坑洞,轟然像是聲響的配樂取代了環境音,心智被巨大的影像和聲音包圍,一再提醒你這是全然的人造空間,充滿了號稱實景的符號,像是敦克爾克的亡靈在記憶中遊盪。

三段敘事線以三種不同的時間長度和速度交錯進行著,偽裝的交叉剪接逐漸顯露出其閃前和閃回的真身,這是諾蘭兄弟最愛的敘事遊戲,只是在敦克爾克沒太多故事可進行,席連墨菲飾演的軍官前後判若兩人可能是這倒敘手法最明顯作用所在。當然三條線最終的交會可以視為一種敘事收整的形式,和情緒的逐漸高漲互相呼應,雖然馬克勞倫斯沉穩地指揮兒子操控遊艇以躲避敵軍的空襲多少讓人覺得像是假高潮。

過去不斷把玩各種類型敘事的諾蘭,在戰爭片中似乎刻意放下對於角色、台詞和故事結構的依賴,更偏向了以影像和聲響來建構電影的藝術手法,可能也會讓他過去的觀眾感到有點水土不服。可看出默片風格如何體現在角色的無語和身體動作,布烈松木然的「模特兒」演員處理也影響本片的細節營造。其實IMAX下巨大的臉孔多少也讓我聯想到德萊葉更極端的《聖女貞德受難記》,海灘上面目模糊的士兵漠然地死去有米克洛楊索《紅與白》的味道。諾蘭自己也列出了十一部影響本片的經典片單供觀眾按圖索驥。

戰爭的殘酷本質多少透過本片的主要角色,一位名叫湯米的士兵體現出來,除了生存的慾望,他似乎無暇再展露任何情緒,一場又一場的死亡危機終究令人麻痺,他無言的陌生同伴吉普森被同袍的槍口指著時,是他少數挺身而出的時刻。在戰爭中這十分私人的,無能再對任何意義產生信仰的生存試煉,也和其他英雄主義式的自我犧牲,或是極為英國主旋律的國族主義,和人道溫情的激昂情緒合流。最終電影在湯米朗讀邱吉爾的演講詞中結束,像是兩種矛盾的價值的拉址。這也像是另一位還沒看到戰場就意外身亡的少年,他希望能透過協助撤退行動證明自己的意義,他的死亡說明了戰爭的荒謬與徒勞,還是他決定踏上船的那一刻就已完成某種英雄式的自我超越?撤退是失敗,亦或生存即是勝利?諾蘭同樣留下了讓觀眾把玩的曖昧結尾,雖然感覺懸念並不那麼充足。

小抱怨,看完數位lieMAX後不禁開始想像70mm的版本是不是才能看見夢境更真實的質地?台灣目前看來只有美麗華4K雷射IMAX能更接近一點諾蘭心目中的版本,或者其實看一般數位版也就夠了。


2017/8/12

二刷有加分,一部份是美麗華4K IMAX確實改善了先前覺得的畫質問題,另一個是看的更清楚裏面的敘事設計。而且也發現至少三句關鍵的字幕翻譯錯誤。

陸軍軍官抱怨只有一艘驅逐艦,他說「為什麼要拯救他們?」其實意思應該是「為什麼要留著其他船不開過來」,saving 的意義翻錯了。第二個就是男孩說「想進報社工作」,其實是「想被登在報紙上」。第三個是老船長說敵機「看穿我們」,但我覺得意思是「兒子會看顧我們」,see us through的意思也是錯譯。(當然也可能是我的誤會)

另外角色的反應變得比較清楚,比如老船長看到飛機在水面上迫降後非常著急,其實是想到他死去的兒子,問題這時觀眾根本還不知道他兒子的事。這段本來是為了提供角色動機的懸念,但情節太緊湊可能會讓觀眾跟不上,反而第一次看會覺得莫名其妙。很多類似的設計第一次看不懂,但二刷就清楚很多,像飛官早就帶我們看到其他兩條線之後發生的事,只是觀眾不知道那是什麼而已,這根本是讓人二刷用的電影。

這真是兩面刃,如果第一次會跟不上也許表示敘事有問題,但諾蘭還是冒險不走傳統順敘法我想有他的理由。第二次看這些線扭在一起,其實有種看《全面啟動》的感覺,前作說明一堆規則來提示觀眾,但這次幾乎都不說了,直接把多線交會演給你看。

可以理解多重敘事交會的快感所在,其他的導演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比如不會交叉的這麼徹底,而是接近傳統三段式的處理,雖然三段的份量和比重就會出問題。諾蘭的處理方式當然也是有缺點,像是民船要準備出航時明顯沒那麼緊張,卻和其他線串在一起好像發生什麼不得了的事,有點過頭。

諾蘭想的應該是把三方人馬不同的情節,透過交叉剪接展現出相似的戲劇邏輯,而這邏輯又和整個敦克爾克情節的意義呼應。但我想的是更大的,甚至敦克爾克戰役都可以包含在諾蘭的宇宙中,一種純然對電影的信仰,影像、聲音、敘事剪接構成的現實扭曲力場將這歷史事件納入並重新建構。

一般改編自史實的電影也沒什麼不同,只是通常會以觀眾習慣的手法和情節邏輯創造寫實的錯覺。但對諾蘭而言時間可以被重組排列,空間可以隨意挪動,只要符合電影的邏輯即可;和他所有的舊作一樣,敦克爾克也是他創造的夢境空間,而不必然指向真實的結構。

不少人抱怨配樂太滿,導演不信任他的影像云云。但諾蘭從來不是那種信任自然影像的導演,他不愛CG只愛實景,但這些實景就我看來都只是他把玩的符號,海岸兩側之外一片空無,是種無法指向外部世界的電影空間。而且我真覺得這次的配樂做得很好,擺明要來取代環境音效充滿整部片,有人說像MV,我倒覺得是影像和音樂的合奏,有些士兵受難場景處理的像一幅畫,諾蘭一定很得意地覺得這實在太美了。

他常被拿來和庫柏力克作比較,諾蘭或許學了庫導創造幻境的意志,電影拍得很眩目內容卻不一定經得起深思。敦克爾克是否落入同樣的窠臼有點難說,北美影評興奮的大概是諾闌終於碰觸了真實的世界,加入了人文的情懷,尤其在英國脫歐的當下,敦克爾克撒退既可以批判英國的排外,又可以肯定英國的精神,更單純地來看,可以視為純然地歌頌戰爭和英雄,也可以是反戰的人道主義。但我老覺得敦克爾克這主題諾蘭可能沒他想像地關心,但這些政治心理分析大概沒法有什麼答案。

(本文整理發表於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