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觀後記

2018年9月觀影短評


2018/9/5
《鬼太鼓座》ざ・鬼太鼓座 (1981)
導演:加藤泰

感謝新竹風飛沙藝文陣線九月的包場活動,才有幸在大銀幕看到《鬼太鼓座》。其實看片前幾乎完全不知道影片內容是什麼,甚至也不知道「鬼太鼓座」是日本著名表演團體的名字,所以本篇只是對題材背景完全無知之下的個人心得。

這部片像是大型的表演影像紀錄,但並不只是把表演拍攝下來而已,甚至是更一進步地電影化,透過鏡頭設計、構圖、舞台佈置、剪接切換去介入演出的節奏,因此這是一種用電影手法的重製,大大加強了視覺的力道。其中間或穿插成員們訓練、閒談的畫面,或許很多也是經過虛構設計的?全片電影感強烈也有不少實驗性的片段,尤其傳統日本樂音混入電子實驗音樂有點說不上是否適合,算是一個時代的美學見證。

然而有時會覺得這不過是一部宣傳影片,紀錄片慣常的人性角度和政治觀察幾乎沒有,但反過來可感受到導演近乎完全以美學角度切入的理直氣壯理所當然,甚至這也是一種政治態度,全片正是各方藝術美學和時代文化的碰撞結合。如果觀賞前知悉這團體的理念與哲學,或許會更有心理準備一點,那些在海邊迎著夕陽奔跑的畫面會更加激情,就不會只覺得是青春毫不臉紅的陳套了。

然而後來才知道本紀錄片的美學方向或許間接造成了當時鬼太鼓座的分裂(見留言轉貼),是值得玩味的幕後背景。


2018/9/6
《二夜情》An Eye for Beauty (2014)

加拿大導演Denys Arcand數年前的新作,事業有成年輕建築師的婚外情,以及和妻子間失衡的婚姻生活,俊男美女像是來自居家旅遊頻道的樣板生活及旅遊節目,丈夫的外遇說不上是什麼情感困境的出口,或是一生一世的真愛,倒像是人類學的一種樣本。

而妻子在富裕和美好的生活中逐漸產生失控自毀的傾向,夫妻間只能依賴口頭對愛情的承諾來維繫生活。二夜的激情從原本的乾淨美好到第二次的道德矛盾,也消解了外遇本身的意義。

電影充滿阿坎德式的數對男男女女悠閒度日場景,只是他們稱不上是知識份子,其中的愛恨生死沒有過去作品辯論的張力,也缺乏批判現代生活的恐怖犀利如漢內克,或是魯本奧斯倫的嘲諷,更像是刻意而為的清淡肥皂劇。看下來畫面美則美矣,總有股化不開的電視感,演員也缺乏撐起電影的魅力,像是二線演員的集合。

不過一直到片尾字幕升起,才發現導演可能的意圖,片尾以有如居家裝潢節目的美房剪影串連,似是呼應男主角建築設計風格的精準、簡約,也像是他的人生縮影,一切如此的美麗卻空洞,有如一場現代文明的幻影。

2018/9/13
《失序男孩》Destruction Babies (2016)
ディストラクション・ベイビーズ
導演:真利子哲也

頗特別的一部片。柳樂優彌演出失控的暴力男孩,全片他幾乎是動物般地不斷找人挑釁鬥毆,鮮血四濺,沒有多少角色背景動機,到最後像是完全地神秘化寓言化地成為一個超現實象徵。圍繞在他四周展開的人物,有不斷尋找他的弟弟,對他莫名崇拜最後成為同伙的高中生,喜好偷竊商店的酒家女,幾個黑道混混和那一堆倒楣的受害者,這些不斷交錯的人物竟然形成了特異的電影空間。在視道德與生命如無物的衝撞中,這些人隨之展現了獸性,甚至走向了毀滅。

本以為暴力血腥場面會不斷升級,但影片賣的不太是什麼華麗的暴力美學,逐漸升高的只有虛無感和心理壓力,結尾傳統抬神轎的慶典場面似是道出了意在言外文化指涉與世代寓言。暴力男孩要的不是復仇或反叛,而是衝撞一切到血肉模糊的痛覺。全片的直接粗暴確實不太好受,但氣氛和情緒上都留有後勁,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太單調了點,不太好評價的一部片。


2018/9/15
《密陽》Secret Sunshine (2007)

李滄東的《密陽》,相比於新作《燃燒烈愛》,這部片的影像質感很平,刻意做出一種具現實感去風格化的平庸紛雜以呼應電影生活化的內容,但鏡頭調度還是考究的,洗白過曝的白日陽光或許意有所指,重觀導演的每部片,確實是在技術上一部比一部不斷往精緻的電影感邁進。

電影中段切入宗教範圍後,感覺導演大概不太懂也不太關心基督教本身,但我也不懂所以不好說。裏面的教會與教友的描寫只停留在形式與社會觀察,教會裏面幾乎算不上有什麼真正的角色,或許反應了導演想呈現的尋常百姓樣貌,所有人都被社會運作的形式給空虛化,甚至包括了女主角本身。

遭逢悲劇的女主角中間一度想透過宗教來進行所謂的寛恕與救贖,但同樣的命題放到達頓兄弟的《兒子》中就可以從內到外把人性糾葛與宗教思索寓於無形地鑲入寫實之中,《密陽》就只是站在外頭瞄一眼,她沒真的進入信仰中,什麼寛恕救贖不過是限時促銷拍賣,之後的風波大概是買賣糾紛罷了。

這脈絡思考之下宋康昊的角色就很有趣,他在不同的時候提供了不同的戲劇功能,但最後也仍然是個沒太多變化演進的角色,故事中唯一的神蹟或許就是這角色的始終如一不離不棄,幾乎產生了某種神秘性。但就如同他口中說的,密陽這地方和別的地方沒什麼不同,有人生活的地方不都是一樣?

收尾前女主角抬頭望向上帝的動作,後來我想何不望向鏡頭呢?怪上帝不如怪導演。


2018/9/17
《巴黎御膳房》Les Saveurs du palais (2012)
導演:Christian Vincent

法國很精緻的通俗片,改編自發生於八九零年代的真人實事(不過人名和事件應該有更動),女廚師受邀至愛麗舍宮擔任總統私廚的故事。電影不走傳統人物電影常以角色身家入手的編法,很有效率地以今昔雙線敘事展開,直接切入主角第一次進入愛麗舍宮走馬上任的過程,以及另一線三年後她身在南極基地擔任大廚的最後一天。

主角的性別身份和身在以男性為主的官員和廚師的職場環境是電影的重要背景,但不被煽情的過度強調。自然也沒有大量的性別對抗戲碼,或是她和某男性同僚的戀愛情節。更多是關於主角對食物與料理的熱愛,以及和總統間的友情。最後她的工作熱情逐漸被官府內的人事政治所消磨,很簡易細膩地拉出某種二元對立的思維:主角代表的傳統、懷舊、個人性、對生命與品質的追求,對抗侵蝕現代社會的資本消費主義和大組織中成本效益計算的價值觀。

以上對立具現在中央廚房和總統廚房之間的對照,做為反派的中央廚師並沒有多少出場的次數,但幾場戲其實可看出劇本如何暗指這群趾高氣昂的廚師其實也是有其可悲的一面。不過電影也並沒有安排一場高潮戲讓主角取得熱血的勝利,她的勝利只出現在一盤又一盤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以及和總統間幾度的交心會談。不過可能電影還是處理的太正反分明,我沒有特別感動於主角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

我很喜歡穿插的南極基地敘事線 ,用離開基地的最後一天相對緩慢的步調和人情細節,對比於愛麗舍宮時間快速推進的敘事,一快一慢鋪陳出一種告別與前進的氣氛,南極基地漫長的告別承接了愛麗舍宮匆促的離別,也透過空間距離的對比拉開了故事的(全球化)規模。一個矛盾是角色似乎想逃離她過往的經歷與成就,這點透過拒絕記者的採訪表現出來,但電影仍然是建立在這些豐功偉業上。

不過在此之外,最終這部片還是以一個人物的熱情與生活態度,以及她和世界之間的關係做為核心。或許稍嫌太過正面與簡化,但對於這個題材來說其實已經拍得相當簡潔與動人,感覺法國人還是很會拍這種當代電影。導演Christian Vincent後來的近作是好像也很好看的《白鼬》(暫譯) L'hermine (2015),可惜台灣似乎沒發行。女主角Catherine Frot倒是和觀眾見面的機會不少,比如《巴黎走音天后》《再見小媽》都是主演。


2018/9/22
《維多莉亞》Victoria (2015)
導演:Sebastian Schipper

光想到這部電影是一鏡到底就覺得累了,不過實際看下來可能因為家中小螢幕沒那麼有壓迫感,加上鏡頭走位的設計很快讓人忽略這是一鏡到底,沒有很明顯像《鳥人》那樣的疲累感。但話說回來,這樣好像也不一定非得要一個鏡頭幹到底不可,或許插入適當的剪接會比較好也說不定,雖然這樣就失了可以製造話題的特色,也會突顯出除了形式之外,這故事是否還能成立的問題。

片中鏡頭移動大多很精確地配合演員的移動與各種不同空間的環境光,翻了下之前電影欣賞雜誌關於本片的分析,原來實際拍攝時攝影師仍保有一種戰地記者式的隨機應變,不若《鳥人》那般依靠大量精準設計與特效後製,是滿令人佩服的,尤其全片鏡頭運動並沒有陷入混亂,還維持著構圖設計下的電影感,雖然影片後段有一場從計程車內出來的戲感覺有點失誤,但無傷整體的完成度。

然而全片單一鏡頭的問題就是人物活動的範圍變得有點侷限,這發生在一個晚上的犯罪冒險好像只發生在幾條街之內,時間也非得壓縮不可,有點破壞了情節的邏輯與合理性。故事後段的急轉直下真是一邊看一邊搖頭,角色能犯蠢的地方都犯了。我還滿喜歡劇本處理男女主角細微的關係轉變,Victoria不由自主地受危險所吸引的曖昧性格,以及時間和空間壓縮下讓人喘不過氣的氣氛,多少彌補了一點劇情上的問題,演員把情緒三溫暖表現得很逼人也是成功之處。

(整理於20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