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觀後記

2015年 觀影短評(5)


2015/8/11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 2015)

剛看完《我的少女時代》新竹特映會,真有種會大賣的氣勢,明明是很假掰俗氣的少女羅曼史,但人家明擺就要這樣拍你也很難去討厭它,算計精準的情緒操弄,完美的青春明星,而且又加了一堆六年級生的懷舊元素。

雖然中間學生反抗的戲氣質太現代也太簡化,整個時代感也沒真的出來,但反正所有的復古都是反應現代,到結尾主角長大成人失意的人生只能靠懷舊的幻想來彌補,過往抑鬱的青春當然也可以幻想出一場小革命。

只是相比於致青春或那些年,這部片稍嫌笨重平庸,其中的虛幻美好也容不下多少腦補的空間,但編導志不在此,觀眾也不真需要什麼曖昧的時代隱喻,簡單清楚的復古小確幸小娛樂也就夠了。所以20年後的回望才會那麼地解high,因為大家都老了,什麼都錯過了。


2015/8/17《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 1961)只得看英文字幕,有點辛苦,盯著字幕瞧有時只能懂七八成,但就沒法專心看畫面了。這是部喜劇諷刺劇奇幻劇也是群戲,講義大利拿玻里群眾包括眾角色面對上帝最後審判時的各式歷程,看場面調度其實頗壯觀,中間一度覺太吵雜抓不到重點,不過看到結尾還覺得滿有味的。這部戲的脈絡離我好遠有點分析不能。

2015/8/23


《驕傲大聯盟》(Pride, 2014)

講八零年代英國同志團體支持礦工罷工運動的故事,以一位二十歲青年參與同運的覺醒與成長做為引子,涵蓋了同志和礦工村落各角色的衝突與成長,編導細心地將社會抗爭和人權議題與族群交鋒的戲劇性合而為一,讓這部片成為一則關於國族與人性的激勵寓言,而不只是賣弄同志元素的通俗劇。影片戲劇操作相當有效,雖稱不上多厲害的作品,但催淚力道頗強。


《雙面危敵》(Enemy, 2013)

我看不太懂這部片,又一部充滿心理學符號的解謎電影,劇中所有角色知道的都比觀眾多,對白的線索又極為低限,行為動機成為電影最大的懸念,結尾並沒有提出明白的解釋。雙重人格是一種常見的解法,讓影迷重覆觀賞下進行線索排列的動腦遊戲,只是這對我來說實在很無趣。片中昏黃的色調,陰沉迷霧般的城市景觀,故弄玄虛的鏡頭和剪接,氣氛壓迫的配樂,這些並沒有為電影迷宮提供什麼有意思的切入點,反而顯得廉價。


《戰爭遊戲》(Ender's Game, 2013)

確實可看得出原著小說可能的精彩,類似近年好萊塢流行的YA類型,也混雜了更兒童取向的哈利波特風格,科幻世界中主角是接受徵召的天才兒童,接受長年訓練以準備面對未來可能再次來犯的外星種族,這種訓練闖關的故事在兩小時的片長被大量壓縮,頗有走馬看花之感。但設定上可看出來這題材從青少年的遊戲競賽不斷升級,到觸及人性、世代、戰爭、文明等龐大的議題,電影平穩地交待各層次雖然貪多嚼不爛,靠小男主角稱職的演出也算低空過關。


2015/10/19《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2015)

是滿好看的,主要是史匹柏的空間感和影像什麼都很熟練華麗,一邊看一邊想如果可以在更好的戲院看畫質更細膩的拷貝就好了。整部片就是嫌有點囉嗦的天真大叔堅持美國最棒的道德兩難,常會有讓人覺得拖泥帶水的地方,但導演對角色放了很多細節和情緒,照例史匹柏之眼大放電,有種我就是要在電影中保護我那最珍愛的美國價值你咬我啊的感覺,我只能說這次算你贏了。


2015/10/20《走鋼索的人》(The Walk, 2015)

當菲利浦第一次到美國站上世貿大樓樓頂邊緣,我的身體馬上就有反應了。但等到電影高潮他真的站上了雙塔之間的鋼索時,同樣的感覺卻沒有出現,不解。

這部片明顯從鏡頭構圖就是為3D打造的,我看的是2D版本也沒太多可抱怨的。Robert Zemeckis把畫面處理的明亮乾淨多彩,嚴然是一個夢幻的情境,和CG味非常明顯的鋼索搭起來創造出的空間其實少了點寫實的味道,這大概不是什麼問題,因為這就是一個站上雲端的故事。

雖然劇本在處理法國角色講英文的問題頗牽強,但Zemeckis也是懂得經營影像和空間感的導演,搭配夢幻輕快的故事節奏,很有娛樂性。至於向紐約或向已然不在的世貿雙塔致敬,或是其他更怎樣的深意,我覺得都還好。


2015/11/14《HERO電影版2》(HERO, 2015)

開頭第一場戲就可認證為爛片一部,整部片延襲日劇的風格,用了一堆花俏敘事來包裝頗空洞的故事,就日劇特別篇的格局來看算中規中矩,應該可以滿足系列的粉絲。但同樣的東西放到電影院感覺就完全不行。

2015/12/2 


看完了《白鴿計劃:台灣新電影二十年》(Our Time, Our Story, 2002),其實《我們這樣拍電影》(Face Taiwan, 2015)可以說是續集,雖然兩部中間漏了十年沒拍到。電影的形式和角度都滿相近的,對於主題曲的口味也很一致。差別在於白鴿計劃可能花了比較多時間,有把八零年代的歷史回顧給拍出來。而新作拍製時間很趕,焦點也太靠近當下,影片最後還有一堆還在院線或剛下院線的作品,感覺很像近期台片幕後集錦。

對比於《光陰的故事》那種外部的觀點,甚至帶點迷影式的影史與美學的觀點。這兩部片很專注在人與社會情境,非常對內的角度,觀眾設定在台灣大眾與電影人,做為回顧、召喚、自省。多少缺乏了點美學上的審視,不過《白鴿計劃》感覺比較完整而全面,雖然缺了楊德昌是很可惜。《我們這樣拍電影》可能是少了一個運動可以描寫,所以比較發散,而且時間沒拉開就少了明確的觀點,唯一可說的就是國族定位的焦慮吧。

《白鴿計劃》選了亂彈阿翔的不一樣的朋友做為片尾曲,《我們這樣拍電影》選了姚可傑翻唱永遠不回頭當主題曲,會覺得用這些歌來當台灣電影的註腳實在很怪,當然你要說台灣電影圈就是一群不一樣的朋友在永遠不回頭也不是不行啦。


2015/12/17 《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Force Awakens, 2015)

星戰七無劇透感想

或許是J. J. Abrams最好的作品,以往MI3或兩部Star Trek他都必需重新打造新的電影風格和故事方向,但這部星戰最新作已經有經典的原始三部曲可供參考,加上整個製作規模和影迷期待的能量都更強大,連J.J.本人都表示他企圖修正之前個人的手法以迎合星戰的風格,更不用說原始編劇Lawrence Kasdan的合作,因此我比較將整部片視為迪士尼製作企劃能力的展現,他們必需延續星戰的經典風味來打造這永不結束的系列。

J.J. Abrams向舊作取材引用並加以現代化的套路依舊,從故事結構、命題和視覺元素可視為原始三部曲的混合,因此國外有不少評論認為了無新意,但對於星戰這個系列來說懷舊、致敬、重覆本就是理所當然,套用衛報影評人的說法是,即使是重覆的類型故事,要讓它們可以成功已是不簡單的任務。喜歡過往星戰系列的觀眾,新的續集應該不太會讓人失望,但如果原本就不吃星戰這一套,這部片也不會讓你改觀。系列更大的挑戰應該是在下面兩集,畢竟總不能一直吃老本。

Harrison Ford重新演出韓索羅,是我印像中他近年最有活力的演出,比第四集的印第安那瓊斯還有魅力,成功地讓人想起過去的經典角色,這當然是懷舊的設計,和片中許多其他元素一樣,都是在召喚觀眾的情感。相比於新任的兩位年輕主角,最令我眼睛一亮的目前覺得是Adam Driver,他的演出大概是星戰系列少見的反派形像(除了安納金/黑武士之外,星戰系列似乎沒有特別有趣的反派角色),幾場脫下面具的戲都很有張力。他和Harrison Ford一起是看片的理由之一。

情節事前無需多加猜測,答案其實很簡單也不是那麼重要,但第一次看片帶點懸念也是有幫助的。初看完覺得是很具娛樂性的作品,種種設計都能滿足老影迷的期待,要說有什麼抱怨的,就是興奮過後腦袋回到現實,會覺得這故事太似曾相識太討好觀眾而少了些讓人玩味的後勁,和當初看完Star Trek Into Darkness一樣,你迫切想知道後來的發展,但你也知道它可能不會將你帶到任何地方。

(本文整理發表於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