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2018年12月觀影短評


《金牌拳手》Creed (2015)
導演:Ryan Coogler

做為洛基系列另闢蹊徑的重開機之作,《金牌拳手》三年前在美國市場上獲得了成功,導演Ryan Coogler和男主角Michael B. Jordan之後趁勢加入了《黑豹》的陣容,最終締造了傳奇票房紀錄,這一切大概是搭上了近年美國種族認同政治的潮流。當然台灣電影市場對美國本土電影的趨勢跟得並不緊,或許是因為過往缺乏大明星的黑人電影在台灣沒有票房,《金牌拳手》當時並沒有在戲院上映,直到今年續集在北美同樣熱賣之下,片商才將此系列推入台灣院線。目前就首週末票房看來在台表現確實不亮眼,但片商大概也是為了後續系列作品鋪路,畢竟觀眾總是需要時間經營。

其實我對洛基系列的記憶已經淡了,席維斯史特龍當年自編自演《洛基》第一集,一鳴驚人地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進而成為一代巨星,系列也從七零年代描述拳手追逐美國夢的故事,逐步演化至八零年代成為反應主流冷戰意識型態的商業大作。然而角色自擂台退休後,史特龍雖然於九零年代和千禧年代兩度重新戴上拳套演出續作,就市場迴響和演員的老態,實在也不會讓人想到在首集近四十年後,系列竟然還能找到新的活路。

《金牌拳手》成功的關鍵,或說是四十年後繼續延續洛基故事的意義,在於當前政治氛圍下,片商順理成章地發現了塑造新一代主角的動力。第一集的洛基是出身自義大利社區的窮小子,企圖挑戰當時的非裔拳王阿波羅克里德(Apollo Creed),兩人兩度交戰之後從宿敵變摰友,直到阿波羅於第四集死於擂台上。新任主角阿丹尼斯克里德是阿波羅之子,他追尋父親的腳步成為拳手,並尋求洛基的指導。兩代間種族關係易位反應了時代的變化,而下一代主角搬至費城試著落地生根的歷程,正呼應了首集洛基的故事,同時也十分契合導演Ryan Coogler一貫對美國城市在地族群文化的關注。

影片某種程度重述了洛基的原型故事,不但重新造訪過去系列的場景,挪用了經典配樂的橋段,角色的戀愛故事與獲得教練信任的過程,到最後高潮拳賽的起伏與勝負(導演處理拳賽場面的技術為他贏得了執導《黑豹》的機會),雖然充滿套路公式,但也像是主角重新經歷了一次前人走過的旅程,試著在新的時代傳承並重申懷舊的城市社群精神。因此克里德的生命旅程,從一個在金融公司上班的菁英,為了追求父親的血脈與街頭的童年出身而辭掉工作,在異地重頭開始的奮鬥,都顯出一種向時代呼籲的意義。

不過時代畢竟是不同了,角色的處境也不一樣,這樣的重述多少顯得有點勉強甚至是空洞,電影為主角做足了角色塑造的細節,我到頭來還是感受不出角色為何而戰的動機,克里德對抗的東西在故事裏並沒有明確的面貌或暗示,是一種家庭價值的追求、成功神話的追逐,還是對時代無以名狀的怒吼?

整個系列的精神也許一時還無法確定,但Michael B. Jordan的明星魅力似乎說明了一切,他如何地牽動觀眾的目光,讓人不自主地認同並為他加油,像是黑人角色終於可以有說服力地挪用過往白人的傳奇並將之據為已用,Creed父子的傳承也終於有機會在電影裏成為正牌的美國電影神話,這大概就是許多美國觀眾所想看到的。(2018/12/3)


《賣場華爾滋》In the Aisles (2018)
導演:Thomas Stuber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在寧靜空曠的賣場走道間響起,架上陳列的各式商品在間接光源的映照下透露出異樣的質感,逐漸地堆高機從各處竄出,緩慢平穩地穿梭在貨架之間。影迷如我當然會想到《2001太空漫遊》那場地球軌道上的星際文明之舞,而這裏的用意或許更單純的關於日常生活的華爾滋。大賣場做為資本主義的象徵,或是更直覺的關於空間、人與運動的遊樂場,《賣場華爾滋》從中文片名到故事的發生空間,都讓人產生許多不同的想像。

比如也許會如賈克大地那種透過空間遊戲呈現的現代生活的寓言,或是Godfrey Reggio的紀錄片一般對現代文明的藝術與人類學的抽象展演,也許是更社會性的比如《衡量一個人》以男主角身為賣場警衛的視角去談工作的異化與道德困境。《賣場華爾滋》可能都碰到了一點,但也沒真的去探索這些可能性,本片還是比較簡單地關注賣場員工之間的小人物溫情。而其藝術電影的傾向,自然讓主角是一個孤獨、退縮的社會邊緣人,賣場的人際網其實更像是阿基郭利斯馬基電影的冷調與溫暖,充滿好人遇見好人們的安心感,串連起所有人的是友誼、愛情,或是一點點的詩意。

電影極簡的政治性體現在故事的舊東德場景,從失敗的社會主義淘汰下來的人們,困守在資本社會構築的小小園地,勞資之間或人與制度間可能的對抗都被隱藏起來(只剩下垃圾筒找食物或是魚缸中擁擠的魚此等象徵),我們看到的主要是角色們在小確幸與小疲倦之間透露的無可奈何。電影幾度把鏡頭帶離賣場,除了看到角色空虛的生活空間之外,沒有具體的社會刻劃或批判,指向的是更普世也更空泛的人際疏離與經濟困境。可惜連同賣場做為電影展演的空間,也很快就停止開展新的意義而陷入了重覆。

男主角生存的主要動力,似乎就每日的工作之中,他操作堆高機從生澀到熟練的成長,運作社會的機械工具不管是堆高機還是同事前輩懷念的駕駛大卡車,穿越的不管是賣場走道還是公路,連同賣場構成的實體建築空間,最後都成了寄生於上的人們表像上的寄託,像是武器、避難所也像是牢籠。《異形2》的雷普利最後也是用堆高機和異形皇后大戰一場逃出生天,但現實中的我們只能不斷進行微小的運動以換取安心的錯覺。片中男主角看不到海洋,只能想像出海浪的聲音,直到最後他發現了隱藏在工作之中,那細微的人工的海浪聲,不知這算是幸福還是悲哀。(2018/12/5)


《金牌拳手:父仇》Creed II (2018)
導演:Steven Caple Jr.

首集《金牌拳手》的導演Ryan Coolger感覺上放了不少作者印記,電影也充滿了再造傳奇的企圖。新導演Steven Caple Jr.的接手的第二集,或許是少了新鮮感,不再有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或是激動人心的回憶蒙太奇,甚至連配樂都有意減少了洛基的影子,只在最後高潮處帶出主要的樂句,電影整體的情緒就稍淡了點。

但情節上其實像是洛基二到四集的總集,甚至也照顧五、六集的情節線,其中主角阿丹尼斯克里德經歷了結婚生子,奪得拳王腰帶,之後又敗在前來向洛基尋仇的俄羅斯對手的拳下,其間和教練洛基分分合合,最後透過復出賽雪恥,重新找回打拳的動力。雖然事件看似發生不少,但情感仍然完整,並不過於緊湊急促,也許是原系列的結構本來就多所重覆拖沓。

總之是延續前集國民電影化的企圖,英雄主角沾染更多平凡的氣質,反而讓情感動機顯得更具說服力。如果之前主角追尋父親影子以及順從戰鬥的血性,不足以為其美國之子的身份背書,那本集他成為父親,遭受挫敗再站起的心路歷程,更貼近普羅男性觀眾的勵志想像。

或是更進一步說,這是一個關於男性受挫並成長的通俗寓言,不只是主角從面對父仇的憤怒與重寫(種族)歷史的渴望,成長到為自我而戰的體認,連同俄羅斯對手父子檔也充滿了失愛失敗的痛苦,而這也是洛基系列一貫的潛題。幾度從角色扭曲近乎哭泣的臉孔傳達出來的情緒,到透過家庭情感連結修復心靈創傷的寓意,尤其近年許多男性觀眾對好萊塢政治正確下的性別平等女性當道觀點產生的反動情緒,《金牌拳手:父仇》意外像是對此回應與安撫。

八零年代的洛基系列從男性成長寓言連結到資本主義和美蘇冷戰的時代高峰,事過境遷的三十多年後的美俄不再冷戰卻對立依舊,然而資本與勝負邏輯更理直氣壯地連結兩方,兩集拳賽的舞台與拳手進場的橋段都是一場場的秀,本集高潮更直接讓阿丹尼斯的歌手妻子開唱登場有如演唱會,也是一種屬於當代理直氣狀的浮誇,反而系列重點的訓練蒙太奇就顯得不那麼有趣了。(2018/12/8)


《小美》Xiao Mei (2018)
導演:黃榮昇

在搞清楚這部片採用的敘事形式之後,總不免覺得多少是種補救失焦核心的取巧權宜之計。中島長雄的攝影確實給了電影迷人的影像與視覺份量,技術和演員班底讓本片可視為如《大佛普拉斯》那般成為鍾孟宏電影宇宙(簡稱MHCU)的一員。九段圍繞在失蹤的「女主角」四周各個角色的偽訪談段落構成全片,人物在回憶中不時打破第四面牆對著鏡頭說話的疏離設計偶有亮點,在電影前段還頗有效(笑)果,然而一段一段重覆下來也逐漸失去了形式上的意義。

原本認為小美只是個虛化的中心點,其幅射出浮世繪才是電影的主體,但實際看下來大部份的角色實在說不上立體,社會背景也僅停留在想當然爾的表面,甚至比不上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所以整個敘事線幾乎是失去目的,更像是九個風格習作的短片。小美的空白甚至一度還莫名地神秘化靈異化,通靈者的故弄玄虛空有氣勢卻是不知所云。結尾攝影師追逐小美的身影消失在一片光亮之中,形式迷人,卻正是作者面對故事的心虛。

《小美》就像是精美而漫長的反毒宣導片,觀眾一直等不到正片的開始電影就結束了。查找了一下本片拍攝的歷程,才確認本片來自於導演無法成形的另一部電影,失蹤的小美就像失蹤的電影。(2018/12/11)


《寡婦》Widows (2018)
導演:Steven McQueen

很好奇這部片沒被取做《寡婦聯盟》之類的片名(一查對岸的豆瓣還真是用這個名字),是否代表片商已經放棄這部片在台灣市場的票房,還是直譯片名已成了一種趨勢?這部片很明顯地是搭上好萊塢近年流行的女性和少數族裔路線的題材,加上又是金獎影片導演史帝芬麥昆首度的類型電影嘗試,結果本片受到影評讚賞但票房卻不甚亮眼。

說到底這還是一部略為冷硬寫實取向的社會派犯罪劇情片,混合了黑幫、政治、種族、女性的題材,頗像是James Gray的《黑幫夜總會》或是Sidney Lumet七八零年代的城市警匪電影,就像《自由之心》不像是觀眾想像中的黑奴血淚歷史電影,《寡婦》充滿了導演藝術感十足的影像和運鏡,也像是低調版本昆丁式的反類型操作,內裏更像是一部嚴肅的劇情片與政治電影。

這部片在寫幾位女性主要角色的社會背景,以及在生命遭逢巨變後挻而走險的心境轉折、彼此之間的交鋒都做足了演員表演的空間,不過四位搶匪中主要戲份除了掛頭牌的黑人演技女星Viola Davis之外,意外地落在身材高挑的歐洲美女Elizabeth Debicki身上,兩人間主從強弱的變化劇本並沒有寫得很順暢,但表演頗具魅力,也總還是有反類型處理的趣味在。

同樣的把玩倒轉種族政治形像的則是片中兩方互相競爭市議員席次的陣營,出身地方的黑人候選人是貪圖公職油水與階級身份的黑道份子,家世顯赫的白人議員承載種族原罪,也不乏貪污與不法勾當,卻也在保守父親打壓下意圖改革與世代交替。電影花不少時間鋪陳地方政治的複雜關係,主角們的搶劫計劃引來各方追逐,也意外地牽動選情走向,最終呈現出這位英國導演對美國種族政治風景的觀點,不過我這部份沒法評論。

導演顧足了角色、影像、政治性和動作橋段,但整體類型敘事邏輯不太順暢,如中間幾段回憶太過用力打亂了故事節奏,劇情關鍵轉折也缺乏效果與說服力,總感覺導演在紛雜的角色和敘事線下統整不出一個電影的主要命題,讓角色們收尾的最後一筆少了點餘味。

不過還能看到勞勃杜瓦演戲也真是值得了。(2018/12/15)


《全面開戰》En guerre / At War (2018)
導演:Stéphane Brizé

看過導演前作《衡量一個人》,同樣是由長年合作的男演員Vincent Lindon主演,前作刻劃失業男子的生活困境,新作《全面開戰》則是用同樣紀實的手法描寫法國一家即將歇業工廠的勞工抗爭運動,片中大量手持攝影讓鏡頭有著十足的臨場感,甚至不時插入偽電視新聞的畫面做為劇情解說與串場。雖然也有些許角色的私人時刻,但整體看來幾乎像是種近身的新聞報導影片,只是攝影機更侵入一點,像是在場隱身的眼光,卻也維持著和角色的距離。

節制的戲劇性與電影感,幾像是是範本式地把工運所會碰到的外在壓力與內部衝突,包括工會、政府、跨國企業之間複雜的關係與各自思維都展現在觀眾面前。電影主要創造的情緒,就是如片名所說的,一種戰爭似的高壓張力與情緒創傷,許多場會議或抗爭現場的言詞交鋒或肢體衝撞都拍得非常寫實與生動,雖然幾場高密度的戲下來確實會讓觀眾感到疲勞,但導演在敘事、演員和影像構圖的調度上算有條不紊,生硬題材與混亂氣氛下並不會讓觀眾搞不清楚狀況,Vincnet Lindon的臉孔成為錨定觀眾視線的標的,可見導演功力。

在本片全台串聯放映的新竹場,映後有人分享法國工運的現況,幾乎是每個星期在不同地方都有規模不一的關廠抗爭,抗爭成功的比例少之又少,嚴然已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日常,這或許是本片最後走向激烈且煽情的悲劇結尾背後的創作緣由。和《衡量一個人》一起看,Stéphane Brizé的戲劇與影像的處理取向更偏向其議題本身的政治性,而不是追求藝術形式上的超越,電影本身更像是社會運動的一環,全台串聯的放映計劃對本片在台灣市場上來說或許是適得其所。

其實題材和之前在台北電影節看的《自己的工廠自己救》十分類似,但兩者的差別在於《自己的工廠自己救》呈現出角色幽微的私密時刻,也更多以後設、幽默的手法創造出批判與嘲諷的距離,甚至在結尾時注入了導演更高層次的文明思考並給予角色一個不確定的希望。《全面開戰》顯然志不在此,導演不希望創造出觀眾疏離的空間,如果這社會的勞工運動確實處在戰爭狀態,這也就是一部戰爭宣導片。(2018/12/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