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記《燃燒女子的畫像》


《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2019)
導演:Céline Sciamma

(有劇情)

有點超出我評價能力的作品,這故事很容易走到《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概念,十八世紀兩位女子短暫相會交織出刻骨銘心的戀情,最後留下永遠的思念,藝術、同志的自我認同與掙扎,被壓迫的女性處境辯證,濃縮在隔世莊園的愛情烏托邦之中。

這種概念先行的嫌疑,一部份體現在略顯單調場景的設計,角色幾乎不是在充滿窗格的室內就是在崎嶇的海邊,另一方面電影刻意將男性的存在排除到故事背景,有如潛入神秘的女人國度,加上全片只有三到四位的主要人物,創造出小型劇場般的戲劇空間。導演有意把玩「女性凝視」的概念,繪畫的行動和慾望交織,有一度我還以為會玩類似《畢卡索的秘密》的遊戲,讓觀眾看著畫紙中的人物成形。中段一度提到希臘神話中奧菲歐與尤麗狄西的悲劇故事,擺明預示了兩位角色的結局。

但片中的「凝視」終究還是令我著迷,除了那些可想而知關於窺視到看與被看的凝視機制,三位女性雖然都穿著古典的馬甲束腹,表情動作也被限制在某種端莊的規範,但她們細微的神情、身體的姿態都不斷地展現一種力量,並不在表現對抗社會加諸於自身的性別形像,而是她們如何適應於自身的形像與狀態,並將之轉換成創造的能量。

這體現在所有的日常活動之中,光是看著女畫家在廚櫃找出麵包切開來吃,幾乎可以感受到她如何轉換身體飢餓的動力,更不用說後面畫家和模特兒之間看與被看的對峙是多麼引人,甚至電影還安排了一段兩人準確地說出對方表情線索的雙簧戲。所以繪畫如何拓印一個人的樣貌成為兩人愛情間的形式,毀棄上一張再畫一次成為「我們的愛就只有這樣?」的挑釁與挑戰。

所以乘著繪畫的形式,這故事「為妳畫肖像好讓妳嫁給別人」的悲情反轉成一則關於愛情、生命與創造力的寓言,所以兩人爭論著存在是否止於一瞬,追問著戀人們是否總在創造新的事物,好奇著妳是否曾愛過,回想著初次想親吻對方的那一刻。當畫家別過頭不忍看著女僕墮胎的場面,她的情人卻說好好地看著,因為她們三人的命運將留在畫中讓藝術去見證。因慾望而著火的畫像人物,轉換成真實裙擺上的火焰,最後又再回到畫中封存,幾乎是「讓我們用一生的分離來換取這一刻的創造」,「別後悔,要去記住」。

這讓最後的那顆長鏡頭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片尾完全往不同方向的意念奔馳而去,如果男孩是因為戀情的消逝而流淚,那在這裏畫家多年後最後一次望見愛人,鏡頭彷彿承載著她的想像無窮地拉近(這原本不可能看清的距離),在韋瓦第的《夏》樂聲中讓生命不斷地張揚。

這或許太純粹、太概念化的愛情故事,正好安放在電影中創造的概念形式中,這本來就不真的是寫實電影。導演將凝視的熱情和冷靜地結構交織,感染你的情緒又同時引導著你的思索,其間張力的成功與否端看你能陷入其中多緊多深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