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2020年一月觀影短評


2020/1/1
《海上鋼琴師》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1998)
導演:Giuseppe Tornatore

說是4K修復但畫質不是很穩定,這部片聽聞許久才第一次看到,也是義大利原版將近三個小時,後來剪到剩兩小時才國際發行,和先前的《新天堂樂園》同樣的情況,這次上映的是兩小時國際版,預期完整版可能不會好多少。

基本上是把《新天堂樂園》炸掉戲院的那場戲無限放大,述事者在遊輪廢墟中尋找主角的身影,同時不斷交錯回憶主人公的的傳奇往事。Giuseppe Tornatore有一種泡製鄉愁與浪漫的直覺,前作如果挪用費里尼和維斯康提的寫實美學,《海上鋼琴師》倒像是循入更超現實的幻想中,以成就片名的「傳奇」之名,甚至這不存在的鋼琴手主角也可以是述事者的幻想也未嘗不可,尤其全片不斷提到說故事的隱喻。

但如果故事要說是主角名字「1900」所暗示的對一個時代的鄉愁,好像也說不上。他在童年時神奇地學會了彈琴,成年後自學成為不世出的大師,看盡旅客來來去去不但可以從每個人的神情想像出一段旋律,還可以道出各種人生智慧。但從頭至尾,不管是那段琴藝對決,或是最後的將死之言,這角色從沒在哪個層面說服我。

但台詞道出主角在有限的小世界中幻化無窮的可能和對大世界的恐懼,這情境所蘊含的詩意和寓言性,其實超出了電影能拍出來的東西,和《新天堂樂園》一樣是一部企圖架構出史詩舞台卻只能講出一個淺白小故事的電影,可惜又不可惜。

這段影片幾乎是重現《新天堂樂園》中Toto透過影片追憶Elena的那一幕,片中女孩驚覺是去年才在《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看過的Mélanie Thierry,當時還是未滿20歲的少女。


2020/1/10
《兔嘲男孩》Jojo Rabbit (2019)
導演:Taika Waititi

電影開場拿Beatles的〈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德語版展開了這部發生於二戰納粹德國的電影,這種跨時代的文化符碼穿越拼貼擺明了本片完全沒有在任何角度想做時代的寫實還原重建,它將納粹狂熱和流行搖滾狂潮做了奇妙但好像也有其道理的類比。

接下來整部片混搭了脫口秀喜劇、兒童繪本、美式魯蛇故事、青春戀愛情事、親子溫情與戰爭片,刻意去除掉對二戰納粹電影所能想像到的一切沉重元素,彷彿是決心要將這大家可想而知的故事轉譯到當今的電視串流時代,奪取某種對納粹和猶太人電影類型的詮釋權。

就像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的歷史電影都必然是當代的觀點,《兔嘲男孩》或許更進一步地說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當代流行風格來重說一遍,它是MTV、SNL、Youtube、Netflix、Disney,它戲謔地嘲諷著故事中的納粹狂熱,也好像嘲笑著過去所有納粹電影的正經八百,它宣揚著兒童的歡樂與青春的酷,毫不保留地熱愛搖滾樂與舞動身體。刻意輕率不莊重的敘事將各式橋段壓縮在一個平面上,它要讓觀眾好入口,而且還要感動。

這是千禧與X世代的鄉愁與權力,Taika Waititi用他慣常的輕巧幽默來試著證明他能說深刻的故事,讓現代之輕成為化解歷史沉重的武器。但做為政治反省,納粹實在是太好打擊的對象而幾乎喪失了任何足以反省的能量,電影最後也再度回歸到搖滾樂,David Bowie七零年代的〈Heros〉德語版成為意謂不明但又似意有所指的尾聲,讓這部電影幾乎像是種自嘲,告訴觀眾批判納粹電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狂熱無所不在,你正看著它而不會知道。

2020/1/21
[電視劇]《四疊半神話大系》(2010)by 湯淺政明 Netflix可看

雖說是平行時空,但其實是後設的展現述說不同故事的慾望,每集結尾的時空倒轉都是為了找到新的形式去展現固定的角色和元素,重覆的拆解再建構也就自成了神話的模式,以及無止盡漫生而出的種種形式細節和奇想趣味。

本以為可能就這麼不斷翻轉,但新的參數持續加入,小的故事弧線逐漸構成大弧線,敘事線本身的變化反倒成為主軸,所有可能性的疊合一方面構成了自成一格的宇宙,也指向神話的最後出口,關於「我」和「小津」一明一暗的雙生關係,以及每個「良機」與「選擇」背後的 迷障。只是當最後角色把握了先前一再揭示的良機後,這無盡可能的故事與能量也就必需感傷地結束了。

2020/1/22
《查令十字街84號》84 Charing Cross Road (1987)
導演:David Hugh Jones

看老片的一個美妙之處就是,電影總能多少保留了時代當下的氣味和美感,成為一種時空膠囊,而不總是現代的重製與詮釋。然而在Netflix看這部片的高畫質數位版本總有點諷刺,因為這個電影談的是一位著迷於絕版中古書的作家,她喜愛舊書裝幀、紙質、前人的痕跡與筆記,甚至身在紐約卻遠從倫敦訂書,20年間和書店員工成了筆友卻從未親自見過面,閱讀和人情溫暖交織一體,是個由今看來已經難以再現的動人故事。

我不禁會想是否可以從文學類比至電影,書迷類比到影迷?一個關鍵差異是書信往來本就是透過文字的形式,因此這些信件某種意義上也是閱讀與創作的延伸,而文字印刷在紙上而後可以流通交易進入生活之中,所以片中種種人情細節與書信話語的結合是極為自然的。換成電影大概就是得著墨在戲院的記憶與膠片的痕跡(其實就是《新天堂樂園》所做的),或是錄影帶店員推薦一部你沒看過的電影。只是在數位時代,這些實體的記憶恐將不復存在。

導演將這改編自文字的故事電影化的策略,除了隨著書信交待兩位主角各自居所與生活的剪影,配合大量文字轉化而成的唸白之外,角色的喃喃自語甚至不時突破第四面牆,他們隨歲月變化的臉孔和銀幕疊合一起望向觀眾,非常精準地抓住了某種讀者投向文字與觀眾投向銀幕的共通點,就是書迷和影迷其實在某些面像都是孤獨的。

大西洋兩岸的筆友無法相見,正好暗示了他們都像是各自在生活之外有一個平行的維度,他們將這無法言說的情緒寄託在種種文學評論與相互問好之間,人生在忙著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時,總有一個小角落是為彼此留下的。情節的主軸幾乎就是在談這樣的一個「副線」,之外的生老病死國家大事皆為背景,角色們像是從這些斷簡殘信之間窺向現實之外的另一個維度,比如那場探病戲,或是後段男女主角跨越時空的「對談」皆是如此。

以前讀到坎城影評人週總監夏勒泰松的訪談,就是他寫影評都會有假想的寫作對像,這種寫作上對話的連結他覺得是重要的,回到《查令十字街84號》,或許角色之間通信最迷人的就是他們知道有人聆聽,既使他們並不真的有深談了些什麼,反而每次尋找書籍與等待回信的時間,能讓情感與想像不斷累積,這在可以不斷點擊隨時刷新卻只能面對演算法的當代,只能說我們得到了什麼但也得失去些什麼。


2020/1/25
《搖滾時事諷刺劇:馬丁·史柯西斯詮釋巴布·狄倫的故事》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 (2019)

特地上網買了台便宜的螢幕,好在過年期間可以舒服地追個劇看個片,沒看馬丁史柯西斯的申奧史詩片,反而點了這部他較早上架Netflix的音樂紀錄片來看,心想大概不用全神貫注,可以隨性地中斷暫停或別過頭滑手機聽聽音樂就好。

影片紀錄Bob Dylan和一眾樂手自1975年上路的Rolling Thunder Revue巡迴之旅,對這段巡迴的粗略概念大概在多年前官方發行的靴腿錄音專輯中已經認識,做為半吊子的樂迷大概就是看幕前幕後的錄影片段就已經滿足,影片確實也給觀眾滿滿的迷死人的高畫質Bob Dylan,尤其一段又一段的完整歌曲演唱片段架構了全片的節奏,當成演唱會電影也未嘗不可。

感覺電影沒有想明確的論述什麼,馬丁史柯西斯在處理這些珍貴的史料紀錄時,想的大概是如何捕捉當下的氣氛以及整個巡迴表演那如馬戲團的遊戲性,所以他插入了幾個虛構的角色、演員、名人混在裏面,連Bob Dylan的訪談中本尊也跟著做戲,這種虛實難分的設計加上剪接的節奏,其實有點像先前曝光的奧森威爾斯遺作《風的另一頭》,若不是在表演片段的空檔我上網查了一下,可能還不會發現片中的虛構成份。

若真有什麼暗示,或是馬丁史柯西斯的聲音如何地藏在這部半紀錄片中,大概就是不時插入了影史引用片段(比如梅里葉),連結到Bob Dylan的白妝和面具,這一切都是一種偽造與魔術,電影如此,Bob Dylan的神話也是如此。

總之,如果喜愛Bob Dylan,知道Joan Baez、Joni Mitchel、Allen Ginsberg.....(可能還有很多我不識的詩人音樂人)甚至Patti Smith也出現了一小段,這部片是必看,但Sharon Stone也跑出來受訪好像就有點虛構的太過頭 了。

2020/1/27
[電視劇]《乒乓》ピンポン (2014)
導演:湯淺政明

相比於上一部電視動畫系列《四疊半神話大系》,這部《乒乓》因為漫畫原作的關係,主要角色塑造和劇情走向都很貼合日本王道熱血運動漫畫的套路,雙主角的設計到「英雄」的符號懸念操作算是頗為細緻,不過在情節上倒沒有《四疊半神話大系》那般讓人腦洞大開。

比較亮眼的地方還是在手繪動畫的質感,一方面向松本大洋的漫畫風格致敬,包括線條色彩和引入漫畫式分格的構圖,另一方面則試著讓平面漫畫「動」起來,從擬真的人體表情動作、剪接和聲音設計,創造出運動的節奏感之外,甚至偶爾「鏡頭」都有推近拉遠的運鏡效果,表現力非常的強大,可以說形式展演是《乒乓》靈魂之所在。

2020/1/28
[電視劇]《邋遢女郎/倫敦生活》
Fleabag (2016-2019)


Phoebe Waller-Bridge這部自編自製自演的半小時喜劇系列,生活化單人劇視角讓我聯想到其他類似風格的劇集如《不才專家》《路易單人秀》,差別在於Fleabag似乎沒有太多的自傳色彩,角色並沒有明確地反應演員的真實身份,每季六集的份量讓故事線頗為集中,基本上是主角的性愛生活告白與家庭關係構成的角色研究,更接近英式肥皂喜劇的概念,也有點《慾望城市》的味道,但主角不時突破第四面牆望向觀眾的設計有點補足了情節本身缺乏的後設性,其實頗類似《慾望城市》中主角以寫作構成旁白的作用。

但「突破第四面牆」從結果而言其實是屬於敘事的一部份,主角有意無意地抽離現實正象徵了她對生活的冷眼與逃避,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而這不可靠的敘事者也把她生活的傷痛秘密對觀眾隱藏,直到第一季尾聲才揭曉。第二季基本上是為了解決第一季角色陷入的人生低谷和未完成的敘事線,甚至安排了新的戀愛對象和她的「第四面牆」互動,第二季結尾收在女主角阻止鏡頭跟上來,結束她和「第四面牆」的關係,做為重新面對人生的隱喻。

Phoebe Waller-Bridge的表演非常生動討喜,一眾配角也非常有趣,尤其奧斯卡影后Olivia Colman演出討人厭的準繼母也十分吸睛。故事中這位沒有名字的女主角並不真的是以追愛為人生目標,而是以愛和性來解決對人生無所適從的空虛,她的偽裝與坦白,誠實與困惑才是吸引觀眾之所在,有些橋段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冒犯,算是成功的劇作。

Phoebe Waller-Bridge表示沒有製作第三季的打算,前兩季隔了三年,看來此類單人劇很吃創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