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道格拉斯薛克作品筆記(2)《斷腸春夢》《苦雨戀春風》

 《斷腸春夢》There's Always Tomorrow (1955)

前兩部片奢華鋪張的富有階級戀情,來到這部片倒像是回歸中產階級生活通俗劇的概念:事業小有成就的中年男子和舊情人重遇,兩人似有若無的不倫情愫,在男人被妻小忽略的空洞家庭生活情境中逐漸燃起。

原本薛克打算將本片拍成彩色電影卻被片廠拒絕,想來預算也是有所縮減。在黑白攝影和故事場景的差異下,前作色彩斑斕的風格不復見,但家庭生活的調度仍然十分精彩,尤其結合家庭空間穿梭走位、長鏡頭運動、前後景深焦畫面的設計和精細的古典好萊塢打光。 

敘事上最有趣的或許是某種不倫情事的預先證成,主角兒女們暗中懷疑父親出軌,原本還沒意識到的主角反而在之後落實了兒女的猜測,整個故事就是在將發生但還沒發生的意念交錯下產生了戲劇張力。電影結尾女方在不斷落下的大雨中踩了煞車離去,片尾主角望著窗外女主角遠去的飛機,他回過頭和妻子說了一句「還是妳最了解我」,讓整個經歷就像中文片名一樣成了一場「春夢」,若真要說誰「斷腸」,或許是離去的女主角回望她一生的選擇,事業成功卻只剩孤獨一人。(Barbara Stanwyck的演出頗為動人)

薛克的言情劇再怎麼超越,也還是在製作限制下遵守了保守的社會倫理。最後女主角大談關於「愛的付出與回報」的大道理,感覺變成了此等類型的必然,前作將類型邏輯推到某種極致而成就了變態的美感,《斷腸春夢》感覺是比較保守但仍細膩出色的對照組。

不過也有不少評論指出薛克暗中嘲諷的力道,將男主角的中產生活描寫成社會規範的傀儡(多次將公司製造的玩具機器人和主角互相對比),他自私的兒女也不徨多讓,加上全片幾乎不動聲色、似無所覺卻又獲得最後勝利的妻子。這種詮釋的分岐和故事本身的「做與不做」「是或不是」雙面性有著充滿趣味的映照。

《苦雨戀春風》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紐約女秘書(Lauren Becall)被德州石油富商之子(Robert Stack)看上,最終兩人結為連理,但富商一家兩兄妹揮霍放蘯成性,兒子本身自卑轉自大的猶疑性格,間接造成他的酗酒惡習,和女主角的婚姻也逐漸出現裂痕,進而讓一起長大的好友(洛赫遜)和妻子漸生情愫,這一切終將導致一場致命悲劇。電影從死亡事件當晚的剪影開始,狂風將落葉吹進富商大宅,隨著日曆的往回翻轉,故事才倒回一年前眾人初相遇的時刻,無論意像和敘事都呼應了片名字面上的「Written on the Wind」。

以「霍克斯女郎」(Hawksian woman)風格走紅的 Lauren Becall,她演出的女秘書看似架勢十足,但我老覺得這角色一直在狀況外,她雖然和帥哥洛赫遜在言詞上針鋒相對,又可以在富商之子的金錢攻勢下,暫受到誘惑卻又能揚長而去,但在「當個好丈夫」的承諾下她卻輕易心軟,婚後發現丈夫自毀的陰暗面後似又激起她的母性本能,最後成為一位仁至義盡的受害妻子。她和洛赫遜演出的正常、完美男女,在瘋狂的富商兄妹身旁反而顯得蒼白且無趣。

Robert Stack 演出富家男自毀多疑的性格,是整個故事的情感驅動力,但 Dorothy Malone 演出妹妹的放浪風騷才是電影的最大亮點,尤其她在湖邊回憶和洛赫遜童年經歷的神情、動作皆過火到不可思議。她放蘯一晚被警察送回家後在房間大跳熱舞,竟然隔空讓她在另一個房間的父親氣絕而亡。她的叛逆與費洛蒙可說主宰整部片,電影結尾也收束在她終於接受並認清自我的家族宿命上。這兩兄妹角色的精彩演出都受到奧斯卡入圍的肯定,Dorothy Malone並最終獲獎。

普通女性嫁入豪門大宅的故事,多少帶點希區考克《蝴蝶夢》的微驚悚感,片末謀殺案調查庭的逆轉,有種讓我搞不懂50年代美國司法系統如何運作的荒謬感,完全大出戲。影評人Roger Ebert的評論則是指出本片啟發了美國八零年代不少以豪門家族為舞台的電視肥皂劇(如最知名的《朝代》)。受詛咒的豪門子女渴求正常的愛而不可得,結尾男女主角幸福離去反而像是對這一悲劇家族的精神凌虐,這或許就是薛克的嘲諷中暗藏的同情。

留言